时间: 2025-05-03 23:3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6:09
禾黍郊原已尽删,携筇蹊径亦宽闲。
月澄暗水无低岸,云度前村不碍山。
烟外牧童横笛起,溪边渔妇带罾还。
临岐归去频回首,领取诗情落照间。
在田野上,禾苗和黍子已经收割完毕,带着竹杖走在宽阔的小路上,感到十分悠闲。月光明亮,水面平静,没有低洼的岸边,白云飘过前面的村庄,不妨碍高山的风景。烟雾之外,牧童悠然吹响笛声,溪边的渔妇收起渔网回家。临近归途时,我频频回首,想要在落日的余晖中,汲取这诗意的瞬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观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田园风光的向往与陶醉。
作者介绍: 安全,清代诗人,生活在江南地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秋郊晚眺》创作于秋季的田园,可能反映了作者在农村生活的观察和感受。随着农业的收获季节,作者在自然风景中感受到宁静和安逸,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归属感。
《秋郊晚眺》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诗歌,展现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篇即以“禾黍郊原已尽删”引入,描绘出一个丰收后的宁静场景。通过“携筇蹊径亦宽闲”,作者表达了在结束繁忙的农忙后,内心的放松与悠闲。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月亮与水的关系,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月澄暗水无低岸”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平静的水面上,给人一种清明而静谧的感觉。云彩轻轻飘过村庄,似乎也不愿打扰这美好的秋日。
诗中的牧童和渔妇,分别代表了农村生活的两种角色,他们的活动描绘了生活的简单与快乐。特别是“烟外牧童横笛起”,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则透出一种对归去的眷恋,回首之间,似乎在留恋这美好的瞬间,展现出诗人的感性与深情。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秋日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禾黍”指什么?
诗中“携筇蹊径亦宽闲”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牧童在什么环境中开始吹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安全的《秋郊晚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是描绘自然与田园生活的诗作。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山水意境的描绘,而安全则更注重农村生活的细节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