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2:21
浪淘沙(重九)
作者: 蒋捷 〔宋代〕
明露浴疏桐。秋满帘栊。掩琴无语意忡忡。掐破东窗窥皓月,早上芙蓉。
前事渺茫中。烟水孤鸿。一尊重九又成空。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杀西风。
明亮的露水沐浴着稀疏的梧桐,秋天的气息充满了窗帘的角落。琴声静止,心中忧虑缠绵。轻轻掐破东窗,偷偷窥视那皓洁的明月,早晨的芙蓉花正绽放。
往日的事情在渺茫中消逝,烟波浩渺中孤独的鸿雁飞去。重阳佳节的酒杯再一次空了,不懂得轻声吹愁,吹落了我的帽子,恨透了这凶猛的西风。
作者介绍:
蒋捷,字士杰,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词人,以词风清丽见长。其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世事的感慨,风格细腻,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浪淘沙(重九)》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意味着长寿与团圆。诗中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的孤独感与对过往的追忆,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
《浪淘沙(重九)》是一首充满秋日情怀的词作,诗人在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中,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孤独感和对往昔的淡淡怀念。开篇“明露浴疏桐”,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清新,露水在梧桐树上,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接着,诗人以“秋满帘栊”描绘出秋天的气息,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掩琴无语意忡忡”,此句中,诗人因思绪纷乱而停止弹琴,琴声的寂静与心中忧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掐破东窗窥皓月”,通过描写清晨的月光,传达出一种渴望与追寻,然而在这明亮的月光下,往昔的种种却已“渺茫”,令人感到悲凉。
全词在情感上由清新转为沉重,最后一句“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杀西风”,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重阳佳节的无奈,更是对秋风的怨恨,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之痛。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个人的孤独感,也反映了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通过重阳节的背景,映射出对家人、朋友的思念,展现了孤独与怀旧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明露浴疏桐”中的“明露”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月光
B. 清晨的露水
C. 夕阳的余晖
诗中提到的“重九”节日象征什么?
A. 新年
B. 长寿与团圆
C. 春天的到来
“不解吹愁吹帽落”中,“吹愁”指的是什么?
A. 吹风
B. 吹奏乐器
C. 表达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