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5:2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5:23:18
晨餐夜复眠,日与月相连。
天下谁无病,人间乐是禅。
几生通佛性,一室但香烟。
结得无为社,还应有宿缘。
清晨吃过早饭,晚上又再次入眠,
太阳和月亮交替着相连。
天下之人谁没有烦恼呢?
唯有在这个人间,乐在其中就是禅意。
几世轮回才能领悟佛性,
这一室之中只留下缕缕香烟。
结成无为的社团,
也应是有宿命的缘分。
姚合,唐代诗人,字子平,晚唐人。曾任职于中书省,生活在唐代的政治动荡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写作于姚合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哲学和禅宗思想的理解。诗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无为而治、寻求内心宁静的追求。
《寄默然上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诗的开头通过“晨餐夜复眠,日与月相连”描绘了一种平静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作者对日常生活的从容态度。生活的单调与重复并非乏味,而是另一种深层次的存在。接下来的“天下谁无病,人间乐是禅”,则揭示了人生的苦乐,强调了在烦恼与痛苦中寻找乐趣的重要性。这里,乐趣被视为一种禅的境界,表明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几生通佛性,一室但香烟”一联则体现了对佛教思想的认同,表达了对灵魂解脱、追求内心安宁的渴望。香烟作为一种意象,象征着清净与宁静。最后一句“结得无为社,还应有宿缘”则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缘分的珍贵,暗示在无为中找寻生活的意义。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境深远,展现出了姚合深邃的哲思与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很强的内涵和情感。
整首诗以生活的平淡为背景,表达了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乐趣,探讨了人类的共通命运和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体现了深厚的哲思和对禅宗的理解。
诗中“晨餐夜复眠”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
B. 平静
C. 无聊
答案:B
“天下谁无病”中“病”指代了什么?
A. 身体疾病
B. 心灵的烦恼
C. 社会问题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香烟”象征什么?
A. 烟雾
B. 宁静与清净
C. 烹饪
答案:B
《寄默然上人》与王维的《山中问答》均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王维以山水为背景,展现出隐居生活的恬淡;而姚合则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两者都体现了深厚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