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1:5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1:52:00
暖热两生行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秃颖冻得须作冰,老泓饮汤成水精。
先生定交两书生,两生号寒语不能。
先生自作饥虫鸣,夜檄祝融战玄冥。
更遣红玉十麒麟,相与部领有脚春。
暖热两生出精神,两生炙手泪縰横,
疆和先生仄仄平。
这首诗描述了寒冷和温暖之间的对立与互动。开头提到寒冷的感觉,如同冰冷的水和饮汤成精的老泓,表现出严寒的特征。接着提到两位书生之间的情谊,虽然有些寒意,但也展现了深厚的友情。接下来描绘了夜晚的情景,似乎在暗示寒冷的夜里也有温暖的希望。最后,诗中提及了温暖的出现,带来了新的生机,尽管寒冷依然存在,但温暖的力量不可小觑。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以诗、文、理、书、画五方面的造诣闻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寒热的变化,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杨万里的《暖热两生行》通过寒冷与温暖的对比,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与修辞,构建出一个寒冷与温暖并存的世界。开头通过“秃颖冻得须作冰”描绘出一种极端的寒冷,使读者感受到凛冽的气息。而后“老泓饮汤成水精”,则传达了在寒冷中难得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提到的“两书生”则象征了人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情谊。两生号寒,虽有寒意,却也不乏温情。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生命力。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更遣红玉十麒麟”的意象,暗示温暖的来临与生机的恢复。诗的最后,重申了“暖热两生出精神”,展现了温暖的力量如何驱散寒冷,带来希望与活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寒冷与温暖的描绘,表达出对生命的思索,温暖是生命的希望,寒冷虽然存在,但最终温暖将战胜寒冷,带来生机与活力。
诗词测试:
《暖热两生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红玉”象征什么?
诗中“饥虫鸣”用来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