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7:1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7:13:03
原文展示: 长安花繁仲春月,北风倒山雨成雪。穷巷下里裤襦尽,老翁稚儿骨欲折。吾人谙事不复惊,以手扣额愿天晴。夕阳才升已复晦,积云如山那肯退。
白话文翻译: 长安的春天花儿盛开在仲春时节,北风猛烈如同山倒,雨水变成了雪花。狭窄的小巷里,人们的衣裤都湿透了,老人和小孩的骨头都快要冻断了。我们这些了解世事的人不再感到惊讶,只是用手敲打额头,祈求天气放晴。夕阳刚刚升起就又变得昏暗,厚厚的云层像山一样不肯散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这首诗描绘了长安仲春时节的异常天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对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长安(今西安)的春天常常出现异常的天气变化,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感慨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安仲春时节的异常天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诗中“北风倒山雨成雪”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北风的猛烈和雨雪的交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而“穷巷下里裤襦尽,老翁稚儿骨欲折”则进一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异常天气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困难和痛苦。诗人最后以“吾人谙事不复惊,以手扣额愿天晴”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无奈和对天气好转的期盼,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异常天气的感慨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诗人通过描绘长安仲春时节的异常天气,展现了自然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和对民生的影响,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春望》,该诗也描绘了春天的异常天气和对民生的关怀。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耒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异常天气,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张耒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