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4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40:08
原文展示: 春游昌谷访李长吉故居 连山忽中开,呀若敞双户。 清泉泻中间,行子并溪去。 苍崖左右壁,田垄亦棋布。 渠流涨春漪,鸣涧转芳屿。 鸡豚见茅屋,负檐隐微路。 竹坞蔼青葱,花岩被红素。 仲春雨新敛,晴日破氛雾。 南山当其门,列嶂俨环护。 深行不知厌,舍马时独步。 欣然耳目惬,遂我麋鹿趣。 朝随浮云来,归辔月中度。 惆怅锦囊生,遗居无复处。
白话文翻译: 山脉突然从中分开,宛如敞开的双扇大门。 清泉在中间流淌,行人沿着溪流前行。 苍翠的崖壁左右耸立,田地像棋盘一样分布。 渠道中春水泛起涟漪,溪涧在芳香的小岛上回转。 茅屋旁可见鸡豚,屋檐下隐约可见小路。 竹林郁郁葱葱,花岗岩上覆盖着红土。 仲春时节雨刚停,晴朗的阳光驱散了雾气。 南山正对着门口,群山庄严地环绕守护。 深入行走不觉厌倦,有时下马独自漫步。 心情愉悦,感官满足,享受着与麋鹿为伴的乐趣。 早晨随着浮云而来,归途中月下驾驭马匹。 心中惆怅,想起锦囊中的诗句,但故居已无处可寻。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为其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耒在春游昌谷时,访问唐代诗人李贺故居后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李贺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游昌谷访李贺故居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李贺的怀念。诗中“连山忽中开”等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谷的壮丽景色,而“欣然耳目惬,遂我麋鹿趣”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结尾的“惆怅锦囊生,遗居无复处”则流露出对李贺的深切怀念和对故居的无限惋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李贺的怀念。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李贺的深切怀念和对故居的无限惋惜。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