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1:53
并州古来称近胡,山雄气壮民足储。
山根晋水发源处,平若皎监潜决疏。
渐流渐急不可测,以至左浮右虎鸣清渠。
岂惟俯可见毛发,况乃了了看龟鱼。
下溉平田几百顷,稻苗左禾右巴稏曾不枯。
兴亡莫问随水远,庙深草树空扶疏。
伊君持节过其下,爱此佳趣聊停车。
北望故城无旧物,泱漭野色连丘墟。
已向风前听好鸟,只畏落日闻苍孤。
晋人须识汉使美,冉冉青髯似绿蒲。
并州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接近胡人的地方,山势雄伟,气势壮丽,人民的生活富足。
在山脚下,晋水的源头平静如镜,清澈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细流。
水流渐渐变急,难以测量,流向左边和右边,像是老虎在清渠中鸣叫。
不只是俯视可以见到水中的毛发,连龟和鱼也都清晰可见。
灌溉着数百顷的平田,稻苗在左,禾苗在右,巴稏也从未枯萎。
兴亡之间不必追问水的流向,庙宇深处草木繁茂空灵。
你持节经过这里,喜欢这个美好的景致,便停下车来欣赏。
北望故乡,却没有旧物可寻,辽阔的野色连绵起伏,连着丘陵和废墟。
已在风中听到鸟儿的歌唱,只怕夕阳落下时,听到孤独的苍鹰鸣叫。
晋人须要知道汉使的美好,青色的胡子像绿蒲一样柔和。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文人之一。梅尧臣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梅尧臣游览晋祠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及对家国兴亡的感慨。
这首诗以晋祠为背景,描绘了雄伟的山水景色,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开篇即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入手,展现了山川的雄浑与人民的富足,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中间部分通过对水流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晋水的清澈与活力,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而后,诗人又引入了兴亡的思考,表现了对于历史的感慨。最后,诗人以个人的感受结束,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自然的赞美为主线,融合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这首诗的作者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水流渐渐变急的景象体现了__。
判断题:诗中“兴亡莫问随水远”是对历史的感慨。(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和永叔晋祠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历史的感慨,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人的情感表达及其风格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