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37
原文展示:
鹧鸪天·三径芳根自不群 陈德武 〔宋代〕
三径芳根自不群。 每於霜後播清芳。 枝头蛱蝶如羞见, 篱外征鸿不可闻。 情脉脉,思纷纷。 绕窗吟咏理馀薰。 卷帘人在西风里, 知是新来瘦几分。
白话文翻译:
三条小径上的芳香根茎自然与众不同。 每当霜降之后,便散发出清新的芬芳。 枝头的蝴蝶仿佛害羞不敢见人, 篱笆外的远行雁群也听不见。 情感深沉,思绪纷乱。 围绕着窗户吟咏,整理着残留的香气。 卷起帘子的人站在西风中, 知道最近又消瘦了几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德武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这首《鹧鸪天》描绘了秋日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抒发诗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秋日,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触景生情,通过描绘花草、蝴蝶、雁群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三径芳根自不群”一句,既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独特,又暗示了诗人自身的与众不同。“每於霜後播清芳”则进一步以霜后的花香来象征诗人内心的清新与高洁。“枝头蛱蝶如羞见”和“篱外征鸿不可闻”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蝴蝶和雁群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最后两句“卷帘人在西风里,知是新来瘦几分”,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消瘦的情感,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因思念而消瘦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三径芳根自不群”中的“三径”指的是什么? A. 三条小径 B. 三种花草 C. 三个方向 D. 三种香气 答案:A
诗中“枝头蛱蝶如羞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中“卷帘人在西风里”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