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45
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
夜火竹声乾,春瓯茗花乱。
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
在山中的寺庙旁边,碧绿的小溪流淌,隐居的人坐在绿色的岩石旁。
夜晚的火焰映照着竹林,竹子发出干脆的声响,春天的茶杯里盛满了纷飞的茶花。
如今没有雅致的趣味,柴火和桂枝繁杂地燃烧着灶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天池,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以清新俊逸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著称,作品多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风格受到王维的影响,常常融入山水的意境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隐居山林期间,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喧嚣尘世的逃避心态,表现了他对自然与茶道的热爱。
《茶灶》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茶文化和隐逸生活的热爱。首联“山寺碧溪头,幽人绿岩畔”通过对山寺和溪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隐士的身影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以宁静和淡泊的感觉。接下来的“夜火竹声乾,春瓯茗花乱”则通过夜晚的火光与竹声,以及春天的茶花,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气息,夜火的温暖和竹声的清脆,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温馨的茶道场景中,唤起人们对茶文化的亲切感。
然而,最后两句“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却让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哀愁,尽管身处美好的自然中,诗人仍然感到缺乏雅趣,柴火的繁杂与燃烧似乎象征着人世间的繁忙与纷扰。这种矛盾的情感,使整首诗更具深度,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困扰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描绘了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繁杂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环境主要是:
A. 城市
B. 山林
C. 海边
“幽人”指的是:
A. 喜欢热闹的人
B. 隐居的人
C. 旅行的人
诗人对现实的态度是:
A. 享受
B. 无奈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隐逸生活的美好,但王维更注重描写自然的变化与细腻的感受,而梅尧臣则更直接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内心的矛盾。两者都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