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日》

时间: 2025-07-28 20:48:28

诗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48:28

原文展示

庭草衔秋自短长,
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草在庭院中无论长短,都显得萧条;悲伤的蟋蟀在响亮地鸣叫,回应着寒冷的螳螂。豆花似乎懂得邻里的情谊,热情地向外延伸,蔓延过墙去。

注释

  • 庭草:指庭院中的草,象征着自然的生长与衰败。
  • 衔秋自短长:意指秋天的到来使得草木的生长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短小,暗含季节的变化。
  • 悲蛩:这里的“蛩”指的是蟋蟀,秋天的蟋蟀在鸣叫,带有悲伤的情绪。
  • 寒螳:寒冷的螳螂,表现出秋天的寒意。
  • 豆花:指豆科植物的花,象征着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
  • 引蔓殷勤远过墙:豆花的藤蔓向外延伸,表达了对邻居的亲切和热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字子骞,号双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代表作品有《秋日》等。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秋日》写于秋季,正值自然界变化之际,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与感受,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与生活变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日》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典型的秋天景象。开篇以“庭草衔秋自短长”点明了季节的变化,草木在秋天的萧瑟中显得短小,传达出一种寂寥与惆怅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悲蛩传响”描绘出秋天的声音,蟋蟀的鸣叫与寒冷的螳螂形成对比,暗示着生物在季节变迁中的无奈与哀愁。

随后,诗中转向人际关系,以“豆花似解通邻好”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豆花的蔓延不仅是自然的生长,也是情感的延续,蔓延过墙,向邻里传递友好。整首诗在描绘秋日景色时,逐渐渗透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草衔秋自短长:草木的变化与秋季的到来密切相关,短小的草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2. 悲蛩传响答寒螳:蟋蟀的鸣叫带有悲伤,反映出秋天的冷清与凄凉。
  3. 豆花似解通邻好:豆花的盛开暗示着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友好的向往。
  4. 引蔓殷勤远过墙:豆花的藤蔓向外延伸,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传递与交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庭草、豆花分别比喻自然与人情。
  • 拟人:使用“悲蛩”“似解”等词语,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人际之间的温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草:象征生命的衰退与时光的流逝。
  • 蟋蟀:代表秋天的声音,寓意孤独与悲伤。
  • 豆花:象征人情的温暖与邻里之间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悲蛩”指什么? A. 螳螂
    B. 蟋蟀
    C. 蝉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生命的无常与人际关系
    C. 对冬天的期待

  3. “引蔓殷勤远过墙”中“蔓”指的是什么? A. 草
    B. 藤蔓
    C. 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by 陆游

诗词对比

高翥的《秋日》与杜甫的《秋夕》同为描绘秋天的诗歌,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物与人际情感的交融,而后者则多表现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宋代诗人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人二首  悼丁君  学生和玉佛  所闻  教授杂咏四首  无题二首 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韵 辛亥残秋偶作 一.二八战后作  赠蓬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欹嵚磊落 衣字旁的字 汤结尾的成语 包含恭的词语有哪些 病魔缠身 汹涌淜湃 源清流清 有碍 柳莺花燕 口字旁的字 疑法 因地制宜 包含宠的成语 酉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芦笙 包含伞的词语有哪些 返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