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6:32
题嘉兴永乐院檇李亭
土化吴王甲,骨朽越王兵。
五月菖蒲草,千年檇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
吴越灭已久,客心空屏营。
落日孤亭间,悠悠锺磬声。
这首诗描绘了嘉兴永乐院檇李亭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吴王和越王,暗示了古战场的惨烈,接着描写了五月的菖蒲草和历史悠久的檇李城,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的结合。诗中可以听到蛙声和乌鸦的鸣叫,暗示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尽管吴越的战争早已结束,但诗人的心中却感到无比空虚。最后描绘了落日时分,孤亭中的钟磬声悠扬,增添了诗的意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反映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嘉兴是梅尧臣的故乡,他在此创作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感。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五言绝句,结构简洁明了,但在意境上却极为丰富。诗的开头通过“土化吴王甲,骨朽越王兵”两句,迅速引入了历史的背景,吴越两国的兴衰更替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接下来的“五月菖蒲草,千年檇李城”则将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诗中“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的描写,生动地呈现出夜晚的寂寥与孤独,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尤其是“吴越灭已久,客心空屏营”,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最后一句“落日孤亭间,悠悠锺磬声”则以落日为背景,描绘了亭中悠扬的钟声,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增添了诗的哲理深度。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传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与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王甲”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王?
“蒲根蛙怒嚎”中,蛙声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悠悠锺磬声”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比较,二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生哲理,但梅尧臣更侧重历史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多地体现自然的宁静之美。两者在意境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研究与比较。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关于梅尧臣《题嘉兴永乐院檇李亭》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