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1:22
老叶已足蠹,风振犹在柯。
高高低低声,切切感我多。
不念四散飞,尖圆竞相磨。
当兹思再春,宛然同俟河。
莫惊衡山雁,莫问洞庭波。
徒闻汉武帝,独有横汾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随着老叶的凋零,虫蚀已经显现,树梢上的风仍在摇动。耳边传来高低起伏的声响,让我感受到深深的情思。虽然不去想那些四散飞舞的落叶,圆的、尖的叶子在风中互相摩擦。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春天的到来,如同在期待那条河流的复苏。不要惊扰衡山的雁,也不要询问洞庭湖的波澜。听闻汉武帝的时代,唯有那首《横汾歌》流传。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天池,宋代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梅尧臣身处自然的变迁中,感受到时光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及对过往的追忆。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忧思。开头几句通过“老叶已足蠹”和“风振犹在柯”描绘了秋天的肃杀气氛,老叶的枯萎和虫蛀暗示着生命的消逝。描绘声响的“高高低低声”则让人感受到秋风中的孤独与惆怅。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不再只关注眼前的落叶,而是引发对春天的思考,展现了对生命轮回的哲学思考。
而后半部分则是对自然的反思,“莫惊衡山雁,莫问洞庭波”,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淡然与无奈,似乎在提醒自己不必太过追问生命的轨迹。最后提到汉武帝和《横汾歌》,则是在历史与个人情感之间建立起一条联系,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情感的寄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叶”象征什么?
“莫惊衡山雁”中的“莫惊”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横汾歌”与哪个历史人物相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