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9:06
岁晚场功毕,野老相经过。
有酒自斟酌,适意同笑歌。
大儿缉牛衣,小儿护鸡窠。
囷廪见余积,息戍靡负戈。
林间落熟果,屋里鸣寒梭。
会待朔雪时,狐兔生罝罗。
饫鲜持作腊,赠乏不言他。
是非了莫问,此理当何如。
年末时分,农田的劳作已经结束,乡间的老人们在路上相遇。有酒自斟自饮,大家随意地欢笑歌唱。大儿子在缝制牛衣,小儿子在守护鸡窝。仓库里粮食丰盈,守卫的士兵也不再携带武器。林间果实成熟落下,屋内寒冷的织布机正在鸣响。等到冬天的第一场雪来临时,狐狸和兔子就会被捕获在陷阱里。新鲜的食物会用来腊制,赠送给那些贫乏的人也不必多言。是非对错就不必再去追问,这种道理又该如何理解呢?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子云,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擅长格律诗,尤其以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著称。他生活在北宋时期,身处社会动荡与变迁之中,诗作中常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和民乐》创作于年末,正值农作物收获季节,诗人通过描绘乡间的安宁与乐趣,表现农村生活的简单快乐与丰盈,反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态度。
《和民乐》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农村年末的丰盈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全诗结构紧凑,语言通俗易懂,情感自然流露。开头几句描绘了农事结束后的轻松状态,老人们相遇,饮酒作乐,营造出一种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乡村气氛。接着,诗人通过大儿子缝衣、小儿护鸡的细节,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劳动的乐趣。接下来的几句则引入了收获与安宁的主题,仓库里的粮食象征着丰盈,而守卫者的轻松则暗示了社会的和平。最后,诗人以等待冬雪的心情作结,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珍惜。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农村的美好景象,也传达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诗人用“是非了莫问,此理当何如”点出生活中的困惑与思考,令人深思。诗中所蕴含的和谐、幸福与安宁,成为读者心灵的慰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强调了自然、和谐与安宁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主要发生在什么时间段?
A. 年初
B. 年末
C. 夏天
D. 春天
“大儿缉牛衣,小儿护鸡窠”表达了什么样的家庭氛围?
A. 繁忙
B. 和睦
C. 冷漠
D. 争吵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愤怒
C. 安宁与快乐
D. 无所谓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和民乐》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注重描写农村的丰盈与和谐,而后者则强调个人的隐逸与自然的融合,二者各有特色,表达的情感也有所不同。
以上内容为对梅尧臣《和民乐》的详尽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