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4:25
彼何为者,敷过江门第,恨人奇士。
朔塞南枝来往惯,筋力可知倦矣。
弱不胜衣,狂思摇笔,陇上应无此。
展图一笑,十郎聊写愁耳。
曾记细雨青芜,双挐小艇,问桃花流水。
本欲逃名名不去,行遍山林城市。
子定归与,吾将作伴,摒挡西畴事。
算来长策,为农今日良是。
这位是什么人啊?他在江门的门第中显赫,令人羡慕的奇士。
北风吹过,南枝来往已经习惯,筋疲力尽可见了。
我身量单薄,衣衫薄弱,心中狂思,让我在陇上写不出这样的东西。
展览这幅画,轻轻一笑,十郎也只能抒发一下心中的愁苦吧。
曾经记得细雨中的青芜,划着小艇,问问那桃花流水。
本想逃避名声,却怎么也逃不掉,走遍了山林和城市。
你一定会回来,我将作你的伴侣,整理西边的农田事务。
仔细算来,今天务农才是长久之计。
李良年,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乡村生活,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清代,社会动荡与变革并存,许多文人选择隐居田园,追求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此诗便表达了作者对农业生活的热爱与回归自然的渴望。
《百字令 题竹垞归耕图》和原韵是一首描绘归隐田园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示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生活画面。开篇便以“彼何为者”引入,给人一种神秘感,似乎在探寻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士。接着,通过描绘北风的吹拂和南枝的往来,表现出生活的疲惫与无奈。诗人自述身心的疲惫,仿佛在诉说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而后,诗人回忆起与朋友划小艇的情景,细雨中的青芜,呈现出一种闲适与恬淡的生活状态。这种对往日的追忆,不仅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最后,诗人表达出一种归隐的决心,认为务农是长久之计,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社会浮华的拒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浮华社会的反思与拒绝,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观。
李良年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C. 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D. 对战争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弱不胜衣”是用来表现什么?
A. 诗人对生活的满足
B. 诗人对自身的无奈与疲惫
C. 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D. 诗人对友人的关注
“桃花流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美好时光的流逝
C. 忧伤的情感
D. 战争的残酷
《百字令 题竹垞归耕图》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与田园生活,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孤独与宁静的体验,而李良年的作品则在怀旧与归隐中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