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6:4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6:45:56
模糊张眼,看江山无主,舆图换稿。一幅沧桑谁堪画,肠断秣陵秋老。衰草凄迷,夕阳惨淡,旧泪知多少。零香残粉,付与声声啼鸟。最恨烛灺烟消,歌终梦醒,门户空争闹。国破家亡无所剩,赢得数株红蓼。孽子孤臣,渔夫樵客,冥冥鸿飞杳。识时俊杰,出山惟恐不早。
模糊中睁开眼睛,只见这片江山已无主,地图已经被重新绘制。如此沧桑的景象,谁能画出其中的悲凉?肠断于秣陵的秋日,衰草迷离,夕阳惨淡,往昔的泪水又有多少?残留的香粉,留给了啼鸣的小鸟。最是恨那烛火熄灭,歌声结束,梦醒时分,门庭冷落。国家破败,家园丧失,已无所剩,唯有几株红蓼。孽子孤臣,渔夫和樵夫,仿佛在冥冥之中飞去无踪。那些识时的俊杰,出山时又恐怕为时已晚。
高燮,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哀婉的诗风和对社会时事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百字令·题桃花扇》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民众苦难的时期。诗中通过对桃花扇的描绘,表现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国家破碎、家园丧失后的悲凉景象,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深深失落。开头部分“模糊张眼,看江山无主”,直接引入了诗的主题,眼前的江山已不再是往日的繁华,取而代之的是无主的荒凉。诗人通过“肠断秣陵秋老”一语,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秋日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随后,衰草与夕阳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心中的苦涩与无奈。词句“国破家亡无所剩,赢得数株红蓼”,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突出了一种失去与无奈的感叹。
最后,诗中提到的“识时俊杰,出山惟恐不早”,表明了诗人对那些有才之士的关注与期待,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渴望与希望。整首诗不仅是一幅悲壮的历史画卷,也是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和家园失去后的深切悲痛,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诗人以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相结合,描绘出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的悲凉画面。
诗中“模糊张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清醒后的愉悦
B. 对现实的失落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梦境的留恋
“国破家亡无所剩”中“无所剩”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的缺失
B. 精神家园的破灭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友情的消逝
诗中提到的“识时俊杰”意指什么?
A. 有才之士
B. 社会底层人物
C. 失去家园的人
D. 历史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