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1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0:16
百字令·田治民沈齐新婚
作者: 周学藩 〔近代〕
通家梁孟,见明珠掌上,故人娇女。
容易标梅时节近,问讯小姑居处。
碧海槎移,红桑物换,邂逅神仙侣。
翩翩吉士,前生注定相许。
正是美景花朝,咬春桃菜,更结同心缕。
面对而翁开口笑,破格填词因汝。
玳瑁双栖,鸳鸯并泳,燕子呢喃语。
归宁有日,毋忘邀我鸡黍。
这首词描写了周学藩对田治民和沈齐新婚的祝贺。通家和好友梁孟相见,谈论着故人的女儿,这个美丽的姑娘正如掌中明珠。梅花盛开的时节就要到来,特意询问小姑的住处。碧海轻舟,红桑树的物换人心,二人如同神仙眷侣,邂逅相识。翩翩而来的佳人,命中注定要在一起。正值花朝美景,春天的桃花和菜花,更是将他们的心意连在一起。面对面,老翁开口一笑,因你而填词作赋。玳瑁双栖,鸳鸯共游,燕子在耳边呢喃。归宁的日子到了,别忘了邀请我品尝鸡黍。
作者介绍:周学藩(1870-1940),字梅庐,号竹山,湖南人,近代著名诗人及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田治民和沈齐的新婚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新人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婚姻的重视和对爱情的美好期待。
周学藩的《百字令·田治民沈齐新婚》是一首充满祝福和美好期许的词作。全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新婚佳人的幸福与甜蜜。开头部分提到的“通家梁孟”,不仅突出了亲情的纽带,也让整首词具备了一种温馨的氛围。接着,诗人以梅花时节的临近引入,暗示美好事物的即将到来。
“碧海槎移,红桑物换”,用自然景象象征生活的变化,似乎在表达新婚夫妻将共同面对生活的旅途,经历风雨与阳光。诗人对“神仙侣”的描绘则进一步升华了这一主题,传达出一种命中注定的感情。随着“正是美景花朝”的到来,诗人将婚礼的幸福与春天的生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
结尾处,诗人用“归宁有日,毋忘邀我鸡黍”一句,既表达了对新人的友好期盼,也渗透出一种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这种亲密和温暖的感情,恰恰是中华文化中对友情和爱情的重视。整首词不仅在形式上对仗工整,内容上也饱含情感,使人倍感亲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新婚的祝福,表达了对爱情美好的期待与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家庭与情感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通家梁孟”中“通家”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亲戚
C. 陌生人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明珠”是用来形容谁的?
A. 新郎
B. 新娘
C. 诗人
答案:B
“碧海槎移”表达了什么意境?
A. 生活的艰辛
B. 生活的变化与美好
C. 孤独的旅程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周学藩的这首词更加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和对新婚的祝福,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