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百字令 过班定远墓》

时间: 2025-05-19 01:38:58

诗句

兰台著作,让阿兄独步,甘心投笔。

别有奇功垂史册,伯仲居然双绝。

远度龙荒,穷探虎穴,不负封侯骨。

佣书碌碌,小儒何处生活。

当日绝塞留屯,孤军制胜,拓地通疏勒。

万里功名真唾手,依旧玉关生入。

故国魂归,高原冢在,三尺麒麟碣。

我来凭吊,英风犹振林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1:38:58

原文展示:

兰台著作,让阿兄独步,甘心投笔。
别有奇功垂史册,伯仲居然双绝。
远度龙荒,穷探虎穴,不负封侯骨。
佣书碌碌,小儒何处生活。
当日绝塞留屯,孤军制胜,拓地通疏勒。
万里功名真唾手,依旧玉关生入。
故国魂归,高原冢在,三尺麒麟碣。
我来凭吊,英风犹振林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诗人提到在兰台(古代文献编纂处)创作著作的阿兄,表现出他卓越的才能与不懈的努力。此外,诗中提到的“奇功”与“封侯骨”显示了这些人物在历史上所取得的成就与地位。对于那些默默无闻的小儒,诗人则流露出一丝惋惜。再现历史背景,诗人提到当年在绝塞驻守的孤军,最终成功拓展了领土,展现出英雄气概。最后,诗人凭吊故国的英魂,表达了对先人的尊重与追忆。

注释:

  • 兰台:古代文书馆,指代文人的学术成就。
  • 阿兄:兄长,表示对优秀人物的敬仰。
  • 奇功:非凡的成就。
  • 封侯骨:指有功之人应得的封赏。
  • 佣书碌碌:形容书生忙于写作而生活艰辛。
  • 绝塞:指边境或边疆地区,表示艰苦的环境。
  • 玉关:古代的关口,象征着边疆的防守。
  • 高原冢:形容埋葬在高原上的先人之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芳灿,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历史的敏锐观察而著称。其作品通常展现出对古人豪情的追慕与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思考。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 过班定远墓》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与历史的深厚情感。诗人以“兰台著作”开篇,首先将目光投向那些曾在历史上留下丰厚印记的人物,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贡献。接着,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这些英雄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特别是“孤军制胜”的表述,传达出一种英雄主义的情怀。

通过对比“佣书碌碌”的小儒与历史伟人的成就,诗人表现出对权力与地位的反思,似乎在传达一种对当代书生的无奈与不满。最后,诗人以“我来凭吊”收尾,情感转换至对故国的思念与对英雄遗志的追寻,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跌宕起伏的变化,既有对英雄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批判,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台著作:描写著作的地方,强调文化的积累。
  2. 让阿兄独步:称赞兄长在文坛的杰出成就。
  3. 甘心投笔:表达作家愿意为文学献身的心态。
  4. 别有奇功垂史册:指历史上人物的非凡成就。
  5. 伯仲居然双绝:形容兄长与自己同样杰出。
  6. 远度龙荒,穷探虎穴:描绘艰难的探险与冒险。
  7. 不负封侯骨:表达对英雄成就的肯定。
  8. 佣书碌碌:描绘书生的辛苦生活。
  9. 小儒何处生活:反映对小人物的同情。
  10. 当日绝塞留屯:形容历史中的艰苦作战。
  11. 孤军制胜,拓地通疏勒:强调英雄的胜利。
  12. 万里功名真唾手:描绘功名唾手可得的理想。
  13. 依旧玉关生入:表示对边关的思念。
  14. 故国魂归:表达对先烈的怀念。
  15. 高原冢在:描绘故人的墓地。
  16. 三尺麒麟碣:表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17. 我来凭吊:表达诗人凭吊的情感。
  18. 英风犹振林樾:形容英豪之风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封侯骨”,比喻有功之人应得的地位。
  • 对仗:如“孤军制胜,拓地通疏勒”,展现了工整的对仗结构。
  • 夸张:如“万里功名真唾手”,夸大功名的易得程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对当代文化的思考。诗人在缅怀先烈时,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反省。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兰台:象征文化与学术的殿堂。
  • 龙荒虎穴:代表艰难险阻的环境。
  • 封侯骨:象征功名与地位。
  • 高原冢:寄托对故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台”是指什么?

    • A. 一种花卉
    • B. 古代文书馆
    • C. 一种乐器
    • D. 书法作品
  2. “佣书碌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书生生活的无奈
    • C. 对工作的热爱
    • D. 对未来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孤军制胜”是指什么?

    • A. 勇敢的战斗
    • B. 个人的奋斗与胜利
    • C. 团队合作
    • D. 历史的悲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滕王阁序》——王勃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杨芳灿的作品更加专注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均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杨芳灿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戊寅寒食日作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三 鹧鸪天 鹧鸪天 其十三 鹧鸪天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搜章摘句 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析毫剖芒 犹鱼得水 外妇 廻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甘字旁的字 管中窥天 寻寻觅觅 魚字旁的字 行或使之 鼎字旁的字 愤愤不平 觉露 斗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