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百字令 和吴修蟾雨中春恨韵》

时间: 2025-05-23 01:21:48

诗句

薄寒吹酒,中春愁两点、珊钩眉合。

楼外浓阴飘远岫,遮断芙蓉屏脚。

玉雁风低,金猊枕瘦,放下丁香幕。

为花长叹,烟林一片空廓。

眼见飞絮游丝,殷勤相傍,软到秋千索。

争怅佳时容易度,谁信恹恹芳阁。

梦浅无痕,深似病,雪打梨云恶。

关情如许,莫教燕子偷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21:48

原文展示

薄寒吹酒,中春愁两点珊钩眉合。
楼外浓阴飘远岫,遮断芙蓉屏脚。
玉雁风低,金猊枕瘦,放下丁香幕。
为花长叹,烟林一片空廓。
眼见飞絮游丝,殷勤相傍,软到秋千索。
争怅佳时容易度,谁信恹恹芳阁。
梦浅无痕,深似病,雪打梨云恶。
关情如许,莫教燕子偷觉。

白话文翻译

在微寒的春日里,我独自饮酒,心中愁绪如两道弯曲的眉毛。
楼外浓重的阴云飘向远方,遮挡了芙蓉花的美丽。
玉雁在微风中低飞,金猊的枕头也显得单薄,丁香的帷幕轻轻放下。
我为花的凋零而长叹,烟雾弥漫的树林显得空旷无物。
眼看飞絮和游丝,彼此依偎,柔软得如同秋千的绳索。
时光易逝,让人怅惘,谁会相信我在这芳香的楼阁中无精打采。
梦境浅淡无痕,心中却又沉重,像被雪打的梨花,愁苦不已。
如此牵挂,莫让燕子偷走我的心情。

注释

  • 薄寒:微寒,春天的寒气。
  • 珊钩眉合:形容眉毛如钩,愁眉紧锁。
  • 浓阴飘远岫:浓重的阴云飘向远山。
  • 芙蓉:指荷花,象征美好。
  • 玉雁:美丽的雁,象征自由和轻盈。
  • 金猊:金色的狮子,象征奢华和舒适。
  • 丁香幕:丁香花的帷幕,象征温柔的环境。
  • 飞絮游丝:春天的柳絮和丝状物,象征柔和的春景。
  • 秋千索:秋千的绳索,暗指轻柔和悠闲。
  • 恹恹:形容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状态。
  • 梨云:指梨花和云朵,结合成愁苦的意象。
  • 燕子:春天的象征,常与爱情和思念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鼎孳(公元1570年—1648年),字君安,号竹溪,晚号醉吟,明代诗人。龚鼎孳出身于士族家庭,自幼聪慧,博览群书。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常表现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关系。

创作背景

《百字令》和《吴修蟾雨中春恨韵》是龚鼎孳在明末时期创作的,彼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士人多感忧虑和无奈。诗中透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哲思与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展现了龚鼎孳对春日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开篇“薄寒吹酒”即传达出微微的寒意,隐喻着春天的迟到与诗人内心的孤独。诗中的“愁”字贯穿始终,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变化紧密相连,使得每一个意象都浸透了情感的温度。

例如,“玉雁风低,金猊枕瘦”一联,描绘了春日微风中的孤寂,金猊枕的瘦弱象征着梦境的失落与现实的无奈。接着“眼见飞絮游丝”,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轻盈与短暂,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在表现春天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失落,诗人以自我为中心,结合外在环境,探讨了人心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诗结尾的“莫教燕子偷觉”,则传达了一种对爱情、对生活的无奈与期盼,仿佛在呼唤春天的来临,也希望能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薄寒吹酒:微寒的春风拂面,暗示作者在春天饮酒时,心中却有愁绪。
  2. 中春愁两点珊钩眉合:春天的愁绪使得眉头紧锁,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的情感状态。
  3. 楼外浓阴飘远岫:外面的阴云暗示了诗人的忧郁心境,遮挡了美好的景色。
  4. 遮断芙蓉屏脚:芙蓉花的美丽被遮挡,象征着春天的悲哀。
  5. 玉雁风低:玉雁在低空飞翔,象征着轻盈与自由,但同时也带有一丝孤独。
  6. 金猊枕瘦:奢华的金色枕头显得单薄,暗示着舒适的生活中也夹杂着孤寂。
  7. 放下丁香幕:丁香的帷幕轻轻放下,象征着温柔的环境与内心的沉思。
  8. 为花长叹:因花的凋零而叹息,体现出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
  9. 烟林一片空廓:空旷的树林中弥漫着烟雾,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10. 眼见飞絮游丝:春天的柔软景象让人心生向往,然而它们的短暂又让人感到无奈。
  11. 殷勤相傍:飞絮与游丝相互依偎,象征着春天中的柔情与温暖。
  12. 软到秋千索:比喻轻柔的情感,暗示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13. 争怅佳时容易度:对美好时光的惋惜,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14. 谁信恹恹芳阁:在芳香的阁楼里,诗人却感到无精打采,形成鲜明对比。
  15. 梦浅无痕:梦境的浅显无迹,暗示着内心的空虚与失落。
  16. 深似病:内心的痛苦像病一样深重,暗示着情感的折磨。
  17. 雪打梨云恶:雪打在梨花上,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寒冷与愁苦。
  18. 关情如许:深厚的情感牵挂,表明诗人的情感世界丰富而复杂。
  19. 莫教燕子偷觉:希望不要让燕子偷走自己的情感,象征着对爱情的渴望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絮游丝”,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展现柔软与轻盈。
  • 拟人:如“燕子偷觉”,赋予燕子人性化特征,表现对情感的珍视。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金猊枕瘦,放下丁香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芙蓉:美丽与短暂,代表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 飞絮:柔软与轻盈,象征着春天的温暖。
  • 丁香:象征着温柔与宁静。
  • 燕子:春天的象征,常与爱情和思念相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雁”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与轻盈
    • B. 忧伤与失落
    • C. 春天的寒冷
    • D. 生活的奢华
  2. 诗中“梦浅无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期待
    • B. 空虚
    • C. 快乐
    • D. 忧愁
  3. “莫教燕子偷觉”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爱情的期待
    • B. 对春天的失落
    • C. 对孤单的无奈
    • D. 对时光的珍惜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思念。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龚鼎孳《百字令》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孤独与思考,前者侧重于春天的愁苦,后者则是对人生的感慨与超脱。

通过对两首诗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情感的处理方式,龚鼎孳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融合,而李白则更加奔放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的哲学》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落花 刘仙严 临平道中用坡老雪中长韵答刘寺簿 吏隐堂 哭赵公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穿开头的成语 袤僻 挺拔不群 众少成多 百结裘 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黛耜 谈天说地 深心 心字底的字 业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卓铄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地老天昏 柳陌花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