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4:2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4:23:22
春风桃李,比梅花时节多些芳绿。浩浩川原舒窈窕,是处山邱华屋。草露含滋,林烟散晕,万象如膏沐。玉阑干外,柳丝初袅晴旭。日暮穷巷牛羊,画堂燕雀,各自寻归宿。留得苍然山色在,领取人间幽独。潭水悠悠,落霞袅袅,树影重重覆。低头吟望,疏钟已动灵谷。
春风吹拂,桃花和李花的盛开,比梅花的时节多出几分绿意。宽广的平原上,山丘和华丽的房屋恰似舒展的舞姿。草地上的露水滋润着万物,树林中的烟雾轻轻弥漫,仿佛万象都沐浴在柔和的光泽中。玉栏杆外,柳丝在晴天的阳光下轻轻摇曳。傍晚时分,牛羊在偏僻的小巷中归家,画堂里的燕雀各自寻觅着归宿。只留下苍翠的山色,带走人间的静谧。潭水缓缓流动,落日的余晖轻轻飘荡,树影在水面上重重叠叠。我低头吟唱,远处的钟声已经在灵谷中响起。
作者介绍:汪精卫(1883-1944),字仲明,号逸仙,近代政治家、诗人。其生平经历丰富,早年参加反清活动,后成为国民党的重要领导人,因其复杂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背景,汪精卫的诗歌常反映出其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年代,汪精卫在北伐、抗战等历史事件中,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家国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中自然的描写与人间的归宿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百字令·流徽榭即事》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描绘,反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状态。诗的开头以“春风桃李”引入,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繁华,接着通过“浩浩川原”描绘出广阔的自然景观,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心旷神怡的气氛。接下来的“草露含滋,林烟散晕”更是将自然的细腻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置身于春日的晨曦之中,感受着万物复苏的欣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意境,而诗中“日暮穷巷牛羊,画堂燕雀,各自寻归宿”的描写,则引发了对人间归宿的思考,暗示了在繁华与宁静之间,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的“低头吟望,疏钟已动灵谷”则将诗意推向高潮,钟声的响起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主题围绕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人们的归宿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风桃李”是用来比喻什么?
A. 春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繁荣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萧瑟
诗中“日暮穷巷牛羊”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乡村生活的忙碌
B. 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归属感
C. 城市的喧嚣
D. 自然的荒凉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繁华的向往
C. 对自然美与宁静生活的赞美
D.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与《百字令·流徽榭即事》在风格与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