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5:4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41:53
宿云送腊晓仍开,日动江光度竹来。
春到更晴谁不喜,时迁不道老相催。
山村敢惜身犹远,边地应怜战未回。
春鸟岂知人意绪,新声只欲劝衔杯。
宿云送走了腊月的晨曦,阳光照耀着江水,穿过竹林而来。春天来了,天气更晴朗,谁能不高兴呢?时间在流逝,却不知老年已悄然逼近。山村里的人们难得在外闲逛,边疆的士兵想必也令人怜惜,因为他们还没能回家。春鸟怎能理解人间的情感呢?它的新歌只想劝人多喝酒,享受这个春天的美好。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写自然景象与人情事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喜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乱中人们的关心,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立春新晴》是一首描绘春天气象与人情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篇用“宿云送腊晓仍开”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季清晨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紧接着“日动江光度竹来”,更是通过光影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在描写春天的同时,诗人也不忘思考人生的意义,尤其是“时迁不道老相催”一句,急促的时间流逝让人感慨,老去的不可避免,使人对生活有了更多的反思。接下来,诗人提到“山村敢惜身犹远,边地应怜战未回”,表现出对战争的关注与对家乡人们的牵挂,流露出诗人的人文关怀。最后,提到“春鸟岂知人意绪,新声只欲劝衔杯”,则以春鸟的无忧无虑,反衬人间的复杂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更具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他人的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宿云送腊晓仍开”意指什么?
诗人提到“边地应怜战未回”是为了表达对什么的关心?
诗中的“春鸟”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