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四首》

时间: 2025-04-25 16:22:07

诗句

锺山已在万山深,更过锺山入定林。

穿尽松杉行尽石,一庵犹隔白云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22:07

原文展示

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四首
作者:杨万里
锺山已在万山深,更过锺山入定林。
穿尽松杉行尽石,一庵犹隔白云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寺庙环境,诗人已经穿越了重重山脉,来到了定林寺。穿过松树和岩石,依然能看到这座寺庙在白云环绕的高处。


注释

  1. 锺山:指钟山,地名,山势雄伟,历史悠久。
  2. 万山:形容山多且险峻,暗示诗人所经历的艰难旅程。
  3. 定林寺:一座寺庙,象征着宁静和修行的地方。
  4. 松杉:指松树和杉树,常见于山林,代表自然景观。
  5. 白云岑:白云环绕,形容此地的幽静和高远。

典故解析

  • 定林寺:在中国文学中,寺庙常象征着修身养性之地,定林寺作为荆公读书之处,更增添了文化氛围和历史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四首》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的锺山与定林寺,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深邃的山水画,给人以无限的遐思。诗的开头“锺山已在万山深”,以“深”字传达出山的险峻与幽远,仿佛让读者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孤寂。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穿过松杉与石头,最终抵达定林寺,这一过程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心灵的洗礼。白云环绕的寺庙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透出的那份宁静与清新,仿佛让人置身于自然的怀抱,感受到一种心灵的解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锺山已在万山深:已到达钟山所在的深山之中,暗示诗人已经走过了许多艰难的旅程。
  2. 更过锺山入定林:继续前行,穿过钟山,进入了定林寺的范围。
  3. 穿尽松杉行尽石: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穿行于松树和岩石之间的情景。
  4. 一庵犹隔白云岑:最终看到寺庙,但它仍然被白云环绕,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 对仗:如“松杉”和“石”,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呈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锺山:象征着高尚与追求,代表诗人经历的艰辛。
  2. 定林寺:宁静与修身养性的象征,体现了诗人的理想追求。
  3. 松杉:自然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定林寺”是在哪个山脉附近?

    • A. 鍾山
    • B. 泰山
    • C. 黄山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战争
    • B. 隐逸与自然
    • C. 爱情
  3. 诗中提到的“白云岑”主要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超然的境界
    • C. 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自然描写与王维的山水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杨的作品更为直白和清新,而王维则更具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三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六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一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题王导像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忆王孙 开平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 其九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懵懵懂懂 不厌糟糠 袗玄 律结尾的成语 柳泉 蚀本生意 野蔌山肴 田字旁的字 陈景润 四点底的字 走字旁的字 对得住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明令 三撇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彑字旁的字 感结尾的成语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包含媚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