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2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22:07
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四首
作者:杨万里
锺山已在万山深,更过锺山入定林。
穿尽松杉行尽石,一庵犹隔白云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寺庙环境,诗人已经穿越了重重山脉,来到了定林寺。穿过松树和岩石,依然能看到这座寺庙在白云环绕的高处。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杨万里的《游定林寺即荆公读书处四首》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的锺山与定林寺,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深邃的山水画,给人以无限的遐思。诗的开头“锺山已在万山深”,以“深”字传达出山的险峻与幽远,仿佛让读者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孤寂。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穿过松杉与石头,最终抵达定林寺,这一过程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心灵的洗礼。白云环绕的寺庙象征着一种超然的境界,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透出的那份宁静与清新,仿佛让人置身于自然的怀抱,感受到一种心灵的解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精神寄托的追求,呈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定林寺”是在哪个山脉附近?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云岑”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自然描写与王维的山水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杨的作品更为直白和清新,而王维则更具深邃的哲理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