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蛩声三首》

时间: 2025-04-26 03:31:09

诗句

莫憎苦调大酸辛,月思霜哀亦可人。

村路小家无此客,漂阳少府是前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1:09

原文展示:

莫憎苦调大酸辛,月思霜哀亦可人。村路小家无此客,漂阳少府是前身。

白话文翻译:

别憎恨那苦涩的音乐,它所表达的悲伤和痛苦是可以引起人的共鸣的。即使在乡村的小路上,也没有这样的访客,但曾几何时,那阳光下的少府(指代曾经的繁华)却是它的前身。

注释:

  • 莫憎:不要憎恨。
  • 苦调:指悲伤、苦涩的曲调。
  • 酸辛:指苦楚和辛酸。
  • 月思霜哀:月光下的思念与霜冷的哀愁。
  • 村路小家:乡村的小路和小家庭。
  • 漂阳少府:比喻曾经繁华的地方,漂浮的阳光下的少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醉吟先生,宋代著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作品多以平易近人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物寄托自己的情感。在经历了个人与国家的苦楚后,诗人通过对音乐的描写,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蛩声三首》通过对“苦调”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逆境中也能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共鸣。诗的开头以“莫憎”引入,表达了对苦涩音乐的宽容和理解,显示出作者对人生悲凉的感悟。接着,诗人联想到月下的思念和霜冷的哀愁,既描绘了秋夜的凄凉,又引发了人们对亲情和友情的思考。最后,诗人提到乡村的宁静与阳光下的繁华形成对比,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整首诗通过音乐、自然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情与思索,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憎苦调大酸辛:不要憎恨那苦涩的调子和辛酸的情感,意在表达对痛苦的接受。
  2. 月思霜哀亦可人:在月下思念和霜冷的哀愁也是可以引起人的共鸣,强调情感的普遍性。
  3. 村路小家无此客:乡村的小路和家庭里没有这样的人,暗示生活的孤独。
  4. 漂阳少府是前身:曾经的繁华和阳光是这一切的起源,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月思霜哀”与“苦调大酸辛”,形成对称的结构,美化了语言。
  • 比喻:将音乐比作情感的载体,表达了人们在苦难中寻找共鸣的心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的描写,探讨了生活中的苦与乐,表现出人们在逆境中仍然能够感知情感的共鸣,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人性的温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苦调:象征生活的苦难与悲伤。
  • 月思霜哀:代表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 村路小家:象征平凡的生活与宁静的环境。
  • 漂阳少府:象征曾经的繁华与时间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苦调”指的是什么?

    • A. 快乐的旋律
    • B. 悲伤的音乐
    • C. 舞曲
    • D. 乡村小调
  2. 诗的作者是哪位?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杨万里
    • D. 白居易
  3. 诗中“月思霜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忧伤
    • C. 愤怒
    • D. 厌倦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杨万里的作品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生活艰辛,但杜甫的风格更为沉重,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杨万里则更倾向于通过自然与音乐表现内心的情感。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镇会稽山 塞上感怀 题潭州寿宁观 歌诗 七夕咏牛女诗 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 代收泪就长路诗 拟青青河边草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脸子 凸凹 几字旁的字 和德 连篇累帙 长字旁的字 医结尾的成语 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徐妃半面妆 宝盖头的字 现实性 飠字旁的字 无可比伦 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泓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云雨高唐 家业雕零 讹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