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2:09
山园腊里日疏芜,
只有南斋最起予。
竹映梅花花映竹,
翠毛障子玉妃图。
在这座山园里,腊月的阳光照耀,草木稀疏,
唯有南斋的梅花最为鲜艳。
竹子映衬着梅花,梅花又映衬着竹子,
翠绿色的毛障子宛如玉妃的图画。
“玉妃图”可能指的是古代对美丽女子的描绘,象征着高洁和优雅。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与高洁的象征,而竹子则象征着谦虚与正直。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而受到后世喜爱。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在山园中观察梅花和竹子,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个人的情感寄托。
《南斋前梅花二首 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的山园景色,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赞美。全诗以“腊里日疏芜”开篇,给人一种清冷、宁静的意境。腊月的阳光透过稀疏的草木,照耀在南斋的梅花上,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梅花的独特美丽。
接着,诗人巧妙地运用“竹映梅花,花映竹”的对称描写,构建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竹子和梅花相互辉映,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最后一句“翠毛障子玉妃图”更是将景物升华为一幅艺术作品,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冬日特有的清新与雅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欣赏,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腊里”指的是哪个月?
A. 十月
B. 十二月
C. 一月
诗中“竹映梅花,花映竹”表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寂静
B. 和谐美
C. 荒凉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A. 轻视
B. 赞美
C. 忽视
答案:
杨万里的梅花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梅花相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梅花的赞美,但杨万里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与个人体验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