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温泉》

时间: 2025-07-30 00:14:47

诗句

太朴一已散,人伪日滋彰。

持彼炎凉态,指目为温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0:14:47

原文展示:

温泉
作者: 李吕 〔宋代〕

太朴一已散,人伪日滋彰。
持彼炎凉态,指目为温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太朴”之道的消散,以及人为的虚伪逐渐显露。诗人通过对比温泉的炎凉状态,指出人们对温泉的关注与追求。

注释:

  • 太朴:指的是质朴自然的状态,原本的本质。
  • 一已散:一指的是原本的状态已经散失。
  • 人伪:人们的伪装或虚假。
  • 日滋彰:随着时间的推移,虚伪的本质越来越明显。
  • 持彼:持有、保持那种状态。
  • 炎凉态:温泉的冷热状态。
  • 指目:用手指指,目光所及。

典故解析:

“太朴”这一概念源自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纯真。诗中提到的“炎凉态”可以看作是对人心变化的隐喻,温泉的变化象征着人情冷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吕,宋代诗人,生于一个崇尚文士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状的深刻省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人性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开头的“太朴一已散”引人深思,似乎在诉说着人们对质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随着社会的变迁,这种朴素的状态渐渐被人们的伪装所掩盖。诗人用“人伪日滋彰”来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虚伪本质愈加明显,这种对比揭示了人性深处的复杂与矛盾。

接下来的“持彼炎凉态”则带出温泉的特性,反映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心的冷暖相互交织。诗中的温泉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现象,更是人们心灵的映射。温泉的“炎凉”状态象征着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冷漠,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性结合,彰显出深邃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令人深思。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透视了人情世故,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朴一已散:质朴的本质已经消散。
  2. 人伪日滋彰:人们的虚假本质日益明显。
  3. 持彼炎凉态:保持温泉的冷热状态。
  4. 指目为温汤:用目光指向温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炎凉态”与“太朴一已散”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温泉的状态比作人性冷暖,暗示人际关系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性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在社会变迁中质朴与虚伪的对立,表达了对真诚人心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太朴:象征自然、纯真的人性。
  2. 炎凉:象征人际关系的温暖与冷漠。
  3. 温汤:象征人心的变化与追求。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深刻反映了社会人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太朴一已散”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质朴的状态消失
    • B. 自然的变化
    • C. 人心的复杂
  2. “人伪日滋彰”中的“滋彰”是什么意思?

    • A. 增加
    • B. 减少
    • C. 隐藏
  3. 诗人通过“炎凉态”想表达什么?

    • A. 温泉的特性
    • B. 人情冷暖
    • C. 自然与人性的关系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李吕的《温泉》更关注于人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而杜甫则是通过描绘社会现状表现对国家的忧虑。两者都展现了对人情的深刻理解,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家思想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遐水谣 杨柳八首 其七 故城曲 溪上行 牡丹二首 题柳 郭处士击瓯歌 咏寒宵 题城南杜邠公林亭(时公镇淮南自西蜀移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延的词语有哪些 夺嫡 黍字旁的字 遗村 素餐尸位 百年之欢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拖家带口 包含闿的词语有哪些 渥宠 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冰山难靠 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造反 齲字旁的字 宵旰图治 二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