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2:04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剑逐惊波玉委尘,
谢安门下更何人。
西州城外花千树,
尽是羊昙醉后春。
这首诗的意思是:剑光在惊涛骇浪中闪烁,恍如世间的美玉沦为尘埃。谢安门下的高士如今又有谁能与之匹敌?在西州城外,春天的花朵开得如千树般绚烂,尽是羊昙醉酒后所描绘的春光。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7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飞卿,号香山居士。他以词作著称,作品风格细腻、婉转,常以描写爱情和自然景色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温庭筠中年时期,正值唐代盛世,文人交游频繁,诗词交流活跃,诗人通过描绘名士与自然景色,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索。开头两句“剑逐惊波玉委尘”中,剑和波的意象象征着动荡与不安,而“玉委尘”则表现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惋惜,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失落。接下来的句子提到谢安,暗示着诗人对当时文人精神的追慕,谢安作为历史上的高士,其门下聚集了无数才俊,而如今却人去楼空,令人唏嘘。
最后两句“西州城外花千树,尽是羊昙醉后春”则转向自然景色的描写,在春天的花海中,羊昙的醉意仿佛仍在,展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不仅仅在回忆往昔,也在表达对现状的感慨,情感深沉而细腻。整首诗在艺术上利用了对仗和意象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丰富的意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当年名士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瞬息万变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谢安”是哪朝的名士?
“剑逐惊波玉委尘”中“玉”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将进酒》中,表现了豪放的个性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强调了对酒的追求与对生命的沉醉;而温庭筠的《经故翰林袁学士居》则更侧重于对过去名士的怀念与现实失落的感叹,情感更加细腻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