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30
故城曲
作者: 温庭筠〔唐代〕
漠漠沙堤烟,堤西雉子斑。
雉声何角角,麦秀桑阴闲。
游丝荡平绿,明灭时相续。
白马金络头,东风故城曲。
故城殷贵嫔,曾占未来春。
自从香骨化,飞作马蹄尘。
这首诗描绘了故城的宁静和昔日的繁华。诗的开头,沙堤上的烟雾弥漫,堤西的野雉斑斓可见,雉鸟的鸣叫声清脆响亮,麦田里麦苗青翠,桑树下阴影斑驳。游丝随风摇曳,时隐时现,白马的金络头在东风中轻轻摇曳,响起那故城的曲调。曾经在这座城中有位贵妃,她曾预示着未来的春天。自从她化为香骨,如今只剩下飞扬的马蹄尘埃。
温庭筠,字廷筠,号飞卿,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词,尤以婉约风格见长。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科举失败和政治波折,但他的诗词却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此诗创作于温庭筠晚年,表达了他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惆怅。
这首《故城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个生动的故乡场景。开篇的“漠漠沙堤烟”营造出一种朦胧、静谧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傍晚,沙堤上轻烟袅袅,意境悠远。接着,诗人描绘了堤西的雉子和麦田,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时代变迁,故乡的美丽依旧存在。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怀旧与惆怅。白马金络头的意象,暗示着昔日贵族的奢华与荣耀,而“故城曲”则是对往日繁华的追忆。最后两句提到的“香骨化”和“马蹄尘”,则是对往昔人物的哀悼,表现了人事无常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失去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故城曲》的作者是?
诗中“游丝荡平绿”所描绘的意象是?
诗中提到的“殷贵嫔”象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