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山》

时间: 2025-04-26 17:55:46

诗句

怪秘阴灵与护持,重丹复碧焕参差。

沧江见底应无日,万丈孤根世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5:46

原文展示:

金山
王安石

怪秘阴灵与护持,
重丹复碧焕参差。
沧江见底应无日,
万丈孤根世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的神秘和孤独。诗中提到神秘的阴灵与护卫,色彩鲜明的丹青与翠绿交错。即使沧江的底部见光,世人也无法知晓那万丈深渊的孤根。

注释:

  • 怪秘:奇异而神秘,形容金山的神秘特质。
  • 阴灵:指神秘的灵气或神灵。
  • 重丹复碧:重叠的丹赤与碧绿,描绘山的色彩。
  • 沧江:指大江,象征广阔与深邃。
  • 万丈孤根:形容金山的根基极为深厚而鲜为人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诗人、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重要代表,提倡政治改革,文学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时值其政治生涯的高峰,诗中所描绘的金山或许是他心中理想与现实交织的象征,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金山》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与哲理思考的诗作。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观察力,通过“怪秘阴灵”与“重丹复碧”的描写,展现了金山的神秘面貌和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诗中“沧江见底应无日”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深邃自然的感慨,暗示着虽然人们能够看到表面,但却无法触及深层的内涵与秘密。最后的“万丈孤根世不知”,则是对孤独与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与自我存在的未知。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王安石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深邃的思索,融合了自然美与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怪秘阴灵与护持:描绘金山的神秘与保护,暗示有灵气或者神秘力量在守护它。
    • 重丹复碧焕参差:用色彩对比表现金山的美丽,重叠的色彩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 沧江见底应无日:表达了金江深邃的特质,暗示着世人无法完全了解其底蕴。
    • 万丈孤根世不知:强调金山的根基深厚,人们对其真实面貌的无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山比作神秘的存在,赋予其灵性。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象征:金山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金山的神秘与孤独,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和自我存在的哲理思考,体现了王安石的深邃思想与艺术追求。

意象分析:

  • 怪秘:象征自然的神秘与未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 阴灵:代表自然中的灵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重丹复碧:显示自然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具有视觉上的美感。
  • 沧江:象征深邃与广阔,内涵丰富。
  • 孤根:象征孤独与深厚,反映了人类对自然深层次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怪秘阴灵与护持”意指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神秘的保护力量
    C. 百花争艳

  2. “沧江见底应无日”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江水的失望
    B. 对自然深邃的感慨
    C. 对时间的惋惜

  3. “万丈孤根世不知”强调了什么? A. 人们对自然的了解
    B. 自然的神秘与深邃
    C. 人们的孤独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金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是描绘自然与孤独的诗作,但前者更注重自然的神秘与深邃,后者则呈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孤独感。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晴郊行 其一 春晴出游永宁寺同顾东桥陈石亭罗印冈三公作 春晴 春晴书见 春晴一首 春晴 春晴 春晴忆湖上 春晴野寺和李大 春晴书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愚夫俗子 涅白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竹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竹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民宗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血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正开头的成语 青门种瓜 包含赵的成语 酒浇块垒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言字旁的字 返朴还真 破脑刳心 退公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