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5:46
金山
王安石
怪秘阴灵与护持,
重丹复碧焕参差。
沧江见底应无日,
万丈孤根世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的神秘和孤独。诗中提到神秘的阴灵与护卫,色彩鲜明的丹青与翠绿交错。即使沧江的底部见光,世人也无法知晓那万丈深渊的孤根。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诗人、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重要代表,提倡政治改革,文学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时值其政治生涯的高峰,诗中所描绘的金山或许是他心中理想与现实交织的象征,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金山》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与哲理思考的诗作。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观察力,通过“怪秘阴灵”与“重丹复碧”的描写,展现了金山的神秘面貌和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诗中“沧江见底应无日”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深邃自然的感慨,暗示着虽然人们能够看到表面,但却无法触及深层的内涵与秘密。最后的“万丈孤根世不知”,则是对孤独与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与自我存在的未知。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王安石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深邃的思索,融合了自然美与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金山的神秘与孤独,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和自我存在的哲理思考,体现了王安石的深邃思想与艺术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怪秘阴灵与护持”意指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神秘的保护力量
C. 百花争艳
“沧江见底应无日”这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江水的失望
B. 对自然深邃的感慨
C. 对时间的惋惜
“万丈孤根世不知”强调了什么?
A. 人们对自然的了解
B. 自然的神秘与深邃
C. 人们的孤独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金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是描绘自然与孤独的诗作,但前者更注重自然的神秘与深邃,后者则呈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孤独感。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