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53
孙君挽辞
作者:王安石 〔宋代〕
丧车上新垄,哀挽转空山。
名与碑长在,魂随帛暂迁。
无儿漫黄卷,有母亦朱颜。
俛仰平生事,相看一梦间。
在丧车上行驶到新坟,哀悼之声回荡在空旷的山间。
名声和碑文将永存,然而灵魂却随着帛(祭品)暂时迁移。
没有儿子陪伴,只有母亲的面容依旧红润。
低头仰望自己的一生,回首之间,仿佛只是一场梦。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丧葬文化的描写,反映了传统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江苏人,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倡导新政,致力于国家改革。王安石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孙君挽辞》是王安石为好友孙光宪所作的挽歌,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在宋代,丧葬文化极为重要,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生死、名望及亲情的深刻思考。
《孙君挽辞》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生死离别的悲痛与对生命的反思。首句“丧车上新垄,哀挽转空山”开篇即以丧事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丧车行驶在空旷的山间,仿佛回荡着哀悼的声音,令读者感受到了死亡的沉重与孤寂。
接下来的句子“名与碑长在,魂随帛暂迁”则转向对逝者的思考,名声与碑文将永存,但灵魂却随着祭品暂时迁移,表现了对生命短暂与名声永恒的深刻理解。诗中“无儿漫黄卷,有母亦朱颜”描绘了逝者的孤独,虽然没有儿女陪伴,但母亲的容颜依旧鲜艳,暗示着对亲情的眷恋与逝去的哀伤。
最后一句“俛仰平生事,相看一梦间”则是对自身一生的总结,低头仰望,似乎一切都如梦般短暂,给人以哲理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体现了王安石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以丧事为背景,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名声的永恒,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忆与对亲情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
丧车上新垄,哀挽转空山句中,“新垄”指的是:
名与碑长在,魂随帛暂迁中,魂随什么暂迁?
诗中提到“无儿漫黄卷”,这句话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