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4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42:23
感会真奇遇,飞扬独妙龄。
他年西饯日,此夜上骑星。
宿惠留藩屏,馀忠在禁庭。
音容无处所,彷佛寄丹青。
感叹这真是奇妙的遇见,正值飞扬的青春年华。
将来在西边送别的日子,今晚我仰望星空。
宿惠留在屏风之下,余忠仍在禁宫之中。
您的音容在何处呢?仿佛只能寄托在丹青之中。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以其“变法”著称,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其诗词兼具深刻的思想性与优美的艺术性。
《元献晏公挽辞》是王安石为晏殊所作的挽辞,晏殊是王安石的好友,诗中表达了对晏殊的怀念以及对过往友谊的追忆。此诗不仅体现了王安石对友人的敬重,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短暂、友情珍贵的理解。
这首诗在表达对已故友人的怀念时,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开篇“感会真奇遇”传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识的珍贵感受,紧接着“飞扬独妙龄”描绘了朋友在世时的青春与活力,表明了对其生前风采的怀念。接下来的“他年西饯日”表达了对未来送别的期望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仿佛在预示着人生的无常。
“音容无处所,彷佛寄丹青”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音容的追忆与失落。最后一句中的“寄丹青”,将思念化为艺术的永恒,体现了王安石对友人的敬意和怀念,也反映出他对艺术的推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晏殊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王安石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是为谁所作的挽辞?
A. 王安石自己
B. 晏殊
C. 苏轼
D. 李白
“音容无处所,彷佛寄丹青”中的“丹青”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画作
C. 音乐
D. 诗歌
诗中提到的“飞扬独妙龄”是指:
A. 年龄大的朋友
B. 朋友的青春年华
C. 诗人的青春
D. 朋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