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两马齿俱壮》

时间: 2025-05-08 13:04:50

诗句

两马齿俱壮,自骄千里材。

生姿何轩轩,或是龙之媒。

一马立长衢,顾影方徘徊。

一马裂衔辔,奔嘶逸风雷。

立岂饱刍豆,恋栈常思回。

奔岂欲野齕,久羁羡驽骀。

两马不同调,各为世所猜。

问之不能言。

使我心悠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3:04:50

原文展示

两马齿俱壮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两马齿俱壮,自骄千里材。
生姿何轩轩,或是龙之媒。
一马立长衢,顾影方徘徊。
一马裂衔辔,奔嘶逸风雷。
立岂饱刍豆,恋栈常思回。
奔岂欲野齕,久羁羡驽骀。
两马不同调,各为世所猜。
问之不能言。使我心悠哉。

白话文翻译

两匹马的牙齿都强壮,自己骄傲地宣称是千里马。
它们的姿态何等英俊,或许是龙的配偶。
一匹马站在宽阔的街道上,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徘徊不前。
另一匹马咬紧缰绳,奔腾嘶鸣,犹如风雷般迅猛。
立着的马难道能吃饱草豆,恋恋不舍地常常想要回去吗?
奔跑的马难道是想去啃食野草,长久羡慕那些驽马和骏马吗?
两匹马的调子各自不同,都是为世人所猜忌。
它们无法用言语交流,这使我心中感到悠然自得。

注释

  • 马齿:指马的牙齿,寓意马的强壮。
  • 千里材:比喻有才能的人,能做成大事。
  • 轩轩:形容气势磅礴、姿态优雅。
  • 龙之媒:指出身高贵的配偶,象征成就或荣耀。
  • 长衢:宽阔的大路,象征机会与前途。
  • 顾影:回望自己的影子,代表自省。
  • 奔嘶:形容马奔跑时的嘶鸣声。
  • 刍豆:草和豆,指马的食物。
  • 野齕:指吃野草,象征自由与随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文学家。王安石以其政治改革著称,同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也有卓越贡献。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王安石进行新法改革时期,诗中反映了他对人才和自由的思考,表现出对不同处境与选择的关注。

诗歌鉴赏

《两马齿俱壮》以两匹马为喻,表面上描绘了马的壮丽与奔腾,实则深藏对人事的思索。诗中首先描绘了两匹马都具有强壮的牙齿,象征着它们的才能和潜力。接着,通过描写一匹马的犹豫与徘徊,另一匹马的奔腾,构建出一种对比,表现出不同个体在选择与机遇面前的不同反应。王安石通过这两匹马,隐喻了社会中人才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诗中“立岂饱刍豆,恋栈常思回”一语,深刻揭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一匹马静立不动,但它内心却充满了对过去的思念;而另一匹马则在追求奔腾的自由,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深思与哲理的探求。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选择、机遇与自由的深刻感悟,体现了王安石对社会与个体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两马齿俱壮,自骄千里材:两匹马都很强壮,自信地认为自己是千里马,象征人才的自我认同。
  2. 生姿何轩轩,或是龙之媒:两匹马的姿态英俊,可能是出身高贵的象征。
  3. 一马立长衢,顾影方徘徊:一匹马在大路上踌躇,暗示对未来的迷茫。
  4. 一马裂衔辔,奔嘶逸风雷:另一匹马奋力奔跑,象征积极追求。
  5. 立岂饱刍豆,恋栈常思回:静立的马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常常思念过去。
  6. 奔岂欲野齕,久羁羡驽骀:奔跑的马并非想去享受自由,而是羡慕那些驽马。
  7. 两马不同调,各为世所猜:两匹马的选择不同,社会对它们的理解各异。
  8. 问之不能言。使我心悠哉:它们无法用言语表达,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马比喻为人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人才的思考。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立岂饱刍豆,恋栈常思回”。
  • 拟人:赋予马以人的情感与思考,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才的不同选择与命运,表现了对自由与羁绊的思考,反映出作者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才能与选择。
  • 长衢:象征广阔的前途与机会。
  • :象征自省与内心的挣扎。
  • 风雷:象征力量与奔放的个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匹马分别代表什么? A. 自信与懦弱
    B. 人才的不同选择
    C. 速度与力量
    D. 过去与未来

  2. 诗中“恋栈常思回”意指什么? A. 渴望自由
    B. 对过去的留恋
    C. 追求荣华
    D. 迷失方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白)
  • 《马诗二首》(其一)(王维)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两马齿俱壮》与李白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均探讨了人才与机会的关系,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个体的内心挣扎,而李白则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人才的影响。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对人才的思考,值得深入研究与比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僊霞岭下 初寒 雨夜 梅花绝句 仲夏风雨不已 云门溪上独步 白帝泊舟 卜居三山已四十年矣暇日有感聊赋五字 道室书事 访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尺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至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風字旁的字 五行属土的字有哪些女_五行属土的女字大全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速报神 破甑不顾 倒票 忍耻偷生 亭子间 工字旁的字 唯命是听 斧磚 沅芷湘兰 气息奄奄 辰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