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3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39:46
作者:王安石 〔宋代〕
城云漏日晚,树冻裹春深。
糁密鱼虽暖,巢危鹤更阴。
横风高弓弩,残溜细鸣琴。
岁换儿童喜,还伤老大心。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城市,云层低垂,渐渐漏出晚霞。树木因寒冷而结冻,春天的气息仍然深藏其间。尽管鱼群在温暖的水中游弋,但鹤巢在阴暗的环境中却显得更加危险。横风如同高弓和弩,细微的流水声中传来琴声。岁月更替让儿童欢喜,但却令年长者感到忧伤。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人情世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倡导变法,推行新法。其诗词风格清新质朴,常以民生为念,关注社会现实。
这首诗作于岁末之际,时值冬天,王安石在这个时节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变化。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王安石的《次韵昌叔岁暮》生动地描绘了冬季傍晚的意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岁月流逝带来的喜悦与忧伤。首句“城云漏日晚”开篇便点出了时空背景,低垂的云层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随着诗句的展开,树木的冰冻与春天的深藏形成了对比,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春天的期盼。
“糁密鱼虽暖,巢危鹤更阴”中,温暖的鱼和阴冷的鹤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自然界的复杂与多元。横风、细鸣琴声的描写,增添了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无情。
最后两句“岁换儿童喜,还伤老大心”点明了诗的主题:岁月的更替让儿童欢喜,而对年长者来说却是无尽的伤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季傍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岁月无情、生命脆弱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对儿童欢乐与年长者忧伤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巢危鹤更阴”指的是哪个动物?
“岁换儿童喜,还伤老大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高弓弩”是比喻什么?
答案:
对比王安石的《次韵昌叔岁暮》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安石更多地关注儿童与老人的情感对比,而杜甫则更倾向于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