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41
《雪晴二首》
作者:杨万里 〔宋代〕
晴光雪色忽相逢,两滴空阶日影中。
珍重北檐殊歆胜,苛留残玉不教融。
雪后初晴,阳光照耀下,雪色和晴光相遇,映衬得格外美丽;在空荡荡的台阶上,只有两滴阳光的影子。
要珍惜这北檐雪景的独特美好,恨不能让残留的雪玉融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北檐”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雪后景象,这里表明了作者对雪后景色的热爱与珍惜。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以清新自然、通俗易懂而著称,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和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
《雪晴二首》是在雪后晴天的静谧时刻写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但自然景色依旧给予了人们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这首诗以雪晴为主题,展现了雪后阳光照耀下的独特景象。首句“晴光雪色忽相逢”描绘了晴空与雪色的奇妙相遇,既有视觉上的冲击,也传达了季节交替的美感。接下来,“两滴空阶日影中”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阳光下的点滴影像生动呈现,渗透着一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氛围。
后两句“珍重北檐殊歆胜,苛留残玉不教融”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好时刻的珍惜之情,似乎希望时间停留,让这份美丽得以永存。残留的雪被比作美玉,强调了雪的纯洁与珍贵。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雪后晴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珍惜之情,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晴光”指的是什么?
A. 雨天的光线
B. 晴天的光线
C. 夜晚的星光
“残玉”在诗中比喻什么?
A. 残留的雪
B. 美好的回忆
C. 幸福的时光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C. 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杨万里的《雪晴二首》更加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瞬间的情感捕捉,而王维则更侧重于整体气氛的营造和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