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卢山人二首》

时间: 2025-04-26 04:07:54

诗句

行尽千山又万山,山真何好子能然?

青鸟纵妙侬曾问,著眼烟云也自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7:54

原文展示:

送卢山人二首
——杨万里

行尽千山又万山,山真何好子能然?
青鸟纵妙侬曾问,著眼烟云也自贤。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走过千山万水,山真的有什么好处呢?
即使青鸟再灵巧,我也曾向她询问,
只要心中注视着那烟云,便可以自得其乐。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尽:走到尽头,走得很远。
  • 千山万山:形容山的数量非常多,表示旅途的遥远。
  • 山真何好子能然:山真的有什么好呢?“子”是个助词,增强语气。
  • 青鸟: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灵巧与高远。
  • 纵妙:即使很灵巧。
  • :古代对“你”的称呼。
  • 著眼:注视,关注。
  • 烟云:烟雾和云彩,象征虚幻的事物。
  • 自贤:自得其乐,感到满足。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青鸟”一词在古代文人中常用来象征追求理想和灵性。诗中的山水意象也与道家文化密切相关,表达一种淡泊名利、寻求内心平静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注重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战乱频繁、士人纷纷隐居的时期,诗人通过山水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淡泊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千山万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行走在自然中的思考。面对连绵的山峦,诗人不禁发问,山的美好究竟在哪里?这是对自然景观的深刻反思,表面上似乎在怀疑山的价值,实际上却是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青鸟纵妙侬曾问”,青鸟作为灵巧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与智慧的追求。然而,诗人并不依赖于外在的美景,而是选择“著眼烟云”,强调内心的修养与自足。通过极简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超然态度,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尽千山又万山:行走的经历非常丰富,走过了无数的山。
  2. 山真何好子能然:对山的美好提出质疑,反映出诗人的思考与怀疑。
  3. 青鸟纵妙侬曾问:即使是灵巧的青鸟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4. 著眼烟云也自贤:诗人认为只要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变化,便能感到自得。

修辞手法

  • 比喻:青鸟象征理想与智慧。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提问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足,而非单纯追求外在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山万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旅途的艰辛。
  • 青鸟:象征灵巧与追求理想的精神。
  • 烟云:象征虚幻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鸟”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灵巧与理想
    C. 世俗的烦恼

  2. 诗人对“千山万山”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怀疑
    C. 忽视

  3. “著眼烟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逃避
    B. 内心的宁静
    C.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送卢山人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以山水为主题,但前者更强调内心的自足与哲理,后者则描绘了秋天山居的宁静与美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是对《送卢山人二首》的全面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梅) 浣溪沙 思佳客(七夕) 思佳客 思佳客(王宰席上赠歌姬) 剑器近 兰陵王(次周美成韵) 水调歌头(次韵别张梦卿) 水调歌头 满庭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望尘追迹 包字头的字 干字旁的字 尺幅千里 铜钱 题醒 世韵 支支吾吾 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同室操戈 肀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不明不白 奋身不顾 哑尔 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