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7:46
黄金筑台赐白璧,
车前八驺门列戟。
彻侯万户秩万石,
珠户玉房贮倾国。
传呼一声万人开,
将军相国天上来。
不知道旁雍门子,
已叹麋鹿登高台。
雍门解遣孟尝泣,
孟尝不泣渠何急。
只知富贵如云浮,
不知贫贱饥死寒死愁不愁。
这首诗描绘了奢华的景象,黄金台上赐予白璧,车前的八匹马和门口的戟列成一排。富贵权势如同万石的封爵,满屋的珠宝和玉器仿佛可以倾覆整个国家。传令一声,万人便为之开路,仿佛将军和相国从天而降。然而,旁边的雍门子却叹息着麋鹿登上高台。雍门将孟尝派遣,却不见他流泪,难道他急于何事?只知道富贵如浮云,谁知贫贱之人饥寒交迫的愁苦?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诗人,著有《杨万里诗集》。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敏锐的观察力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行路难五首》是杨万里在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失意后创作的一组诗,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和对贫贱生活的深切同情。这首诗特别强调了富贵者对贫困者境遇的无知与冷漠,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分化。
这首诗通过描绘奢华的场景与贫贱的对比,展现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开篇以“黄金筑台赐白璧”的华丽景象引入,立刻抓住读者的眼球,带出富贵的表象。接着,诗人用“车前八驺门列戟”来形象地描绘出权利和地位的显赫,令人感受到一种压迫感。随后,诗中提到的“万户秩万石”和“珠户玉房”,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奢华的程度。
然而,诗歌的转折在于“旁雍门子”的叹息,这不仅是对富贵者奢华生活的讽刺,更是对那些被遗忘的贫贱者的深切同情。通过“已叹麋鹿登高台”的意象,诗人把富贵者与高傲的野兽相比,表现了对他们的鄙夷和对社会不公的无奈。
最后,诗人提及“只知富贵如云浮,不知贫贱饥死寒死愁不愁”,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直接表达了对富贵者无知的控诉和对贫贱者苦难的同情。整首诗流露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特别是对富人对穷人苦难无知的批判。通过对比奢华与贫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黄金筑台赐白璧”中的“白璧”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旁雍门子”代表什么?
杨万里的《行路难》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体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杜甫通过描述自己在破屋中受寒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动乱和百姓苦难的深刻关切,而杨万里则通过奢华的对比,直面富贵者的无知与冷漠。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杨万里更侧重于对富贵者的讽刺,而杜甫则更多表达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