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行路难五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6 04:07:46

诗句

黄金筑台赐白璧,车前八驺门列戟。

彻侯万户秩万石,珠户玉房贮倾国。

传呼一声万人开,将军相国天上来。

不知道旁雍门子,已叹麋鹿登高台。

雍门解遣孟尝泣,孟尝不泣渠何急。

只知富贵如云浮,不知贫贱饥死寒死愁不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7:46

原文展示:

黄金筑台赐白璧,
车前八驺门列戟。
彻侯万户秩万石,
珠户玉房贮倾国。
传呼一声万人开,
将军相国天上来。
不知道旁雍门子,
已叹麋鹿登高台。
雍门解遣孟尝泣,
孟尝不泣渠何急。
只知富贵如云浮,
不知贫贱饥死寒死愁不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奢华的景象,黄金台上赐予白璧,车前的八匹马和门口的戟列成一排。富贵权势如同万石的封爵,满屋的珠宝和玉器仿佛可以倾覆整个国家。传令一声,万人便为之开路,仿佛将军和相国从天而降。然而,旁边的雍门子却叹息着麋鹿登上高台。雍门将孟尝派遣,却不见他流泪,难道他急于何事?只知道富贵如浮云,谁知贫贱之人饥寒交迫的愁苦?

注释:

  • 黄金筑台:指用黄金建造的高台,象征权势和地位。
  • 赐白璧:赐予白色的璧玉,象征珍贵的礼物。
  • 八驺:古代的名马,这里指华丽的车队。
  • 彻侯:指封侯的高官,象征权力。
  • 珠户玉房:富贵的家宅,装饰华丽。
  • 旁雍门子:指旁边的雍门子,可能是指某位有名的士人。
  • 孟尝:孟尝君,历史上著名的门阀,与财富和权力相关。
  • 不知贫贱:表达对富贵者的讽刺,他们对贫困者的苦难无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诗人,著有《杨万里诗集》。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敏锐的观察力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和人情,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行路难五首》是杨万里在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失意后创作的一组诗,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和对贫贱生活的深切同情。这首诗特别强调了富贵者对贫困者境遇的无知与冷漠,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分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奢华的场景与贫贱的对比,展现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开篇以“黄金筑台赐白璧”的华丽景象引入,立刻抓住读者的眼球,带出富贵的表象。接着,诗人用“车前八驺门列戟”来形象地描绘出权利和地位的显赫,令人感受到一种压迫感。随后,诗中提到的“万户秩万石”和“珠户玉房”,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奢华的程度。

然而,诗歌的转折在于“旁雍门子”的叹息,这不仅是对富贵者奢华生活的讽刺,更是对那些被遗忘的贫贱者的深切同情。通过“已叹麋鹿登高台”的意象,诗人把富贵者与高傲的野兽相比,表现了对他们的鄙夷和对社会不公的无奈。

最后,诗人提及“只知富贵如云浮,不知贫贱饥死寒死愁不愁”,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直接表达了对富贵者无知的控诉和对贫贱者苦难的同情。整首诗流露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金筑台赐白璧:描述了权贵所享受的奢华。
  2. 车前八驺门列戟:展示权力的象征,突显富贵的场面。
  3. 彻侯万户秩万石:强调封爵的地位与财富。
  4. 珠户玉房贮倾国:描绘奢华的生活环境。
  5. 传呼一声万人开:展现权威的影响力。
  6. 将军相国天上来:暗示高官显贵如天神般的地位。
  7. 不知道旁雍门子:引入对贫贱者的关注。
  8. 已叹麋鹿登高台:表达对富贵者的讽刺。
  9. 雍门解遣孟尝泣:暗示对孟尝的同情,反映出对社会不公的无奈。
  10. 孟尝不泣渠何急:质疑孟尝为何不悲伤。
  11. 只知富贵如云浮:批判富贵者对贫贱无知。
  12. 不知贫贱饥死寒死愁不愁:强调贫苦者的困境与苦恼。

修辞手法:

  • 对比:奢华与贫贱的强烈对比。
  • 拟人:将富贵者比作“麋鹿”,显现其高傲与无知。
  • 象征:黄金、白璧等象征财富与权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特别是对富人对穷人苦难无知的批判。通过对比奢华与贫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金:象征财富与权势。
  • 白璧:象征珍贵的礼物,富贵的象征。
  • 珠户玉房:象征奢侈的生活和权力的象征。
  • 麋鹿:象征无知与傲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富贵生活的理想
    • B. 社会的贫富差距
    • C. 对权力的崇拜
    • D. 自然景色的描写
  2. “黄金筑台赐白璧”中的“白璧”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权力
    • C. 珍贵的礼物
    • D. 自然之美
  3. 诗中提到的“旁雍门子”代表什么?

    • A. 权贵者
    • B. 贫贱者
    • C. 无知者
    • D. 忍耐者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白居易《卖炭翁》
  3.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行路难》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体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杜甫通过描述自己在破屋中受寒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动乱和百姓苦难的深刻关切,而杨万里则通过奢华的对比,直面富贵者的无知与冷漠。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杨万里更侧重于对富贵者的讽刺,而杜甫则更多表达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杨万里诗文集》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摸鱼儿 题倪耘劬《野水闲鸥馆词》 摸鱼儿 莼 摸鱼儿 东湖感旧 摸鱼儿 怀人 摸鱼儿 摸鱼儿 早春接山阳陆密庵先生札兼惠我月湄词赋此奉酬 摸鱼儿 秋声 摸鱼儿·记年时 摸鱼儿 其二 叠前韵 摸鱼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房卡 提土旁的字 力均势敌 曳裾王门 机会成本 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相鼠有皮 不赀之器 亠字旁的字 楼台殿阁 巧同造化 黍字旁的字 酒税 乙字旁的字 包含檋的词语有哪些 衬句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