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闰三月二日发船广州来归亭下之官宪台》

时间: 2025-04-26 04:00:03

诗句

诸人政坐爱闲游,天遣南游天尽头。

到得广州天尽处,方教回首向韶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0:03

原文展示

闰三月二日发船广州来归亭下之官宪台

诸人政坐爱闲游,
天遣南游天尽头。
到得广州天尽处,
方教回首向韶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群人坐在一起,享受轻松的游玩,他们在南方游玩,仿佛到了天的尽头。等他们到达广州这个天的尽头时,才想到要回过头去看韶州。

注释

  • 政坐:指的是众人坐在一处,享受轻松的时光。
  • 天遣:老天安排,天意使然。
  • 南游:指向南方游玩,寓意远行。
  • 天尽处:形容广州作为南方的极点,似乎是天的尽头。
  • 韶州:指的是广东省韶关市,诗人通过回首向韶州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晚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表现了诗人在发船返回广州的过程中,感受到的闲适与游玩的乐趣,也反映了他对故乡韶州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起游玩的情景。开头的“诸人政坐爱闲游”,暗示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闲暇时光的珍惜。接着“天遣南游天尽头”,则把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自然界,体现出一种豁达的胸怀。

接下来的“到得广州天尽处”,诗人将广州视作南方的极点,象征着他所追求的生活理想。最后“方教回首向韶州”一语,既是对故乡的回望,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揭示出在游历的过程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过往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诸人政坐爱闲游”:众人坐在一起,享受轻松的游玩生活,表现出一种惬意的状态。
    • “天遣南游天尽头”:老天安排他们向南游玩,仿佛达到了天的尽头,描绘出一种无尽的悠远感。
    • “到得广州天尽处”:到达广州这个南方的极点,表明了行程的终点和目标。
    • “方教回首向韶州”:到达终点后,才想起要回望故乡韶州,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闲游”与“南游”,形成了对称的艺术效果。
    • 意象:诗中通过“天尽头”来暗示广阔的自然和人生的极限。
    • 隐喻:广州被比作南方的尽头,象征着一种极致的追求与人生态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游玩的乐趣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闲游:象征着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南游:代表着探索与追寻,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天尽处:象征着一种极限与归宿,表达了对人生终点的思考。
  • 韶州:故乡的象征,反映了对根源与亲情的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韶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广东省
    B. 广西省
    C. 福建省

  2. “天遣”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 A. 天空的安排
    B. 天气的变化
    C. 天神的指引

  3.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失落
    B. 怀念与自由
    C. 愤怒

答案

  1. A. 广东省
  2. A. 天空的安排
  3. B. 怀念与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多地强调了对生活的悠闲态度与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壮丽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杨万里评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携酒访崔正字 宿韦津山居 秋日同僧宿西池 秋夜喜友人宿 寄楼子山云栖上人 秋夜寄友人二首 其二 宿韦津 题从伯舍人道正里南园 监试莲花峰 寄谢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蓬心蒿目 昌谷 网络经济 韭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门公 鼠朴 廾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耳熏目染 不知底细 宝盖头的字 化为灰烬 包含缆的词语有哪些 寒灺 熬更守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