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従叔母杨氏挽词》

时间: 2025-05-13 11:40:29

诗句

老人凋丧悲宗党,寒月凄凉葬旧林。

白发已知邻里暮,伤怀难尽子孙心。

几年赠命涵幽壤,当有铭文记德音。

千里缄词托哀恨,呜呜引者涕中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40:29

原文展示:

従叔母杨氏挽词 苏洵 〔宋代〕

老人凋丧悲宗党,寒月凄凉葬旧林。 白发已知邻里暮,伤怀难尽子孙心。 几年赠命涵幽壤,当有铭文记德音。 千里缄词托哀恨,呜呜引者涕中吟。

白话文翻译:

老人逝去,宗族悲痛,寒月下,在古老的林地举行葬礼。 白发昭示着邻里的暮年,悲伤难以抚慰子孙的心灵。 多年来的恩赐深埋于幽暗的土地,应当有铭文记载她的美德。 千里之外,封存的词句寄托着哀思,呜咽声中,泪水中的吟唱。

注释:

  • 凋丧:指人去世。
  • 宗党:宗族。
  • 旧林:指古老的林地,这里指墓地。
  • 涵幽壤:深埋于地下。
  • 铭文:刻在墓碑上的文字,用以纪念。
  • 缄词:封存的词句,指挽词。
  • 呜呜引者:指哭泣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洵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尤其擅长议论,其诗作亦有特色,情感深沉,语言凝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洵为其従叔母杨氏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家族的悲痛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深情地表达了对従叔母杨氏的哀悼之情。诗中,“老人凋丧悲宗党”一句,直接点出了家族因长辈逝去而感到的悲痛。“寒月凄凉葬旧林”则通过凄凉的景象,加深了挽词的哀伤氛围。后两句“白发已知邻里暮,伤怀难尽子孙心”,既表达了作者对邻里老去的感慨,也体现了子孙对长辈逝去的无尽伤怀。结尾的“千里缄词托哀恨,呜呜引者涕中吟”,则通过远距离的哀思传递和哭泣声中的吟唱,将挽词的情感推向高潮。

诗词解析:

  • 首句“老人凋丧悲宗党”,直接表达了因长辈逝去而引起的家族悲痛。
  • 次句“寒月凄凉葬旧林”,通过凄凉的自然景象,增强了挽词的哀伤氛围。
  • 第三句“白发已知邻里暮”,用白发的意象暗示了邻里的老去。
  • 第四句“伤怀难尽子孙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深切哀伤。
  • 第五句“几年赠命涵幽壤”,暗示了逝者生前的恩赐和美德。
  • 第六句“当有铭文记德音”,表达了希望逝者的美德能被后人铭记。
  • 结尾两句“千里缄词托哀恨,呜呜引者涕中吟”,通过远距离的哀思传递和哭泣声中的吟唱,将挽词的情感推向高潮。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寒月凄凉葬旧林”中的“凄凉”赋予了寒月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老人凋丧悲宗党,寒月凄凉葬旧林”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长辈的深切哀悼和对家族悲痛的表达。通过凄凉的自然景象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家族情感的重视。

意象分析:

  • 寒月:象征凄凉和哀伤。
  • 旧林:象征墓地和逝者的安息之地。
  • 白发:象征老去和生命的终结。
  • 幽壤:象征逝者的安息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苏洵 C. 苏辙 答案:B

  2. 诗中的“旧林”指的是什么? A. 古老的林地 B. 墓地 C. 家乡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铭文”是什么意思? A. 刻在墓碑上的文字 B. 书信 C. 诗歌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也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词作,可以与苏洵的这首挽词进行比较。

诗词对比: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苏洵的这首挽词在表达哀悼之情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苏轼的词作更加抒情,而苏洵的诗作则更加凝练和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洵集》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柳溪对雪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昔予尝权宰韦城今重过之二十五年矣慨然有怀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不谒以诗寄之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六 延利渠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谷字旁的字 骄开头的成语 敛赀 到月 反鞭 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卖犊买刀 洲际 说得轻巧 手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包含巴的词语有哪些 穆如清风 忧结尾的成语 一栖不两雄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羽翮飞肉 弈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