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 参观故宫随想》

时间: 2025-07-27 21:52:08

诗句

琼楼玉宇黄金椅,更主真容易。

一朝持国便称龙,底事儿孙难得不成虫?

山呼万岁头抢地,万姓如蝼蚁。

皇权无上最荒唐,长使柱倾山折国无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52:08

原文展示:

琼楼玉宇黄金椅,更主真容易。一朝持国便称龙,底事儿孙难得不成虫?山呼万岁头抢地,万姓如蝼蚁。皇权无上最荒唐,长使柱倾山折国无梁。

白话文翻译:

在华美的宫殿和金色的宝座上,统治者的地位似乎很容易得到。一旦登基就可以自称为龙,但为何后代子孙却难免沦为虫蚁?人们在皇权之下高呼万岁,百姓却如同蝼蚁般卑微。皇权至高无上的制度实在荒唐,导致国家的基业如同没有梁柱一般,随时可能崩塌。

注释:

字词注释:

  • 琼楼玉宇:形容华丽的宫殿。
  • 黄金椅:象征至高无上的帝位。
  • 持国:指掌握国家的权力。
  • 称龙:指自称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 :这里比喻后代子孙的卑微和无能。
  • 山呼万岁:指百姓高呼对皇帝的祝福。
  • 蝼蚁:比喻地位卑微的小人物。
  • 无梁:比喻缺乏支撑,容易崩溃。

典故解析:

  • “称龙”:在中国古代,龙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
  • “万岁”:古代对皇帝的祝愿,表示长寿和统治的延续。
  • “蝼蚁”:源自古代对普通百姓的贬称,强调他们的渺小和无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淑萍,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而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思考,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对故宫的参观中,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与权力的思考。宫殿的辉煌与历史的沉重形成对比,引发对皇权制度及其后果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现实的忧虑。

诗歌鉴赏:

蔡淑萍的《虞美人 参观故宫随想》,在华美的宫殿映衬下,揭示了皇权的荒诞与历史的沉重。诗的开头通过“琼楼玉宇黄金椅”描绘了故宫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宏伟的气氛。但随之而来的“更主真容易”则反转了这一美好,指出了权力的来得容易与后代的无能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对统治者的不屑与质疑。

诗中提到“底事儿孙难得不成虫”,揭示了历史循环的无奈与悲凉。权力的继承并不一定带来智慧,反而可能使子孙沦为无用之辈,寓意深远。在“万姓如蝼蚁”一节,诗人以“蝼蚁”形容百姓的渺小,表现了对社会底层的同情与对皇权的讽刺。最后一句“皇权无上最荒唐”则是对封建制度的直接批判,指责其缺乏合理性,容易导致国家的崩溃与动荡。

整首诗在华丽的外表下,蕴藏着深邃的思考与对历史的反省,展现了蔡淑萍作为现代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琼楼玉宇黄金椅:描绘故宫的华丽,暗示权力的象征。
  2. 更主真容易:强调掌握权力看似简单。
  3. 一朝持国便称龙:一旦登基就可以自称为帝王,权力的诱惑。
  4. 底事儿孙难得不成虫?:反思后代的无能,质疑权力传承的合理性。
  5. 山呼万岁头抢地:百姓对皇权的盲目崇拜。
  6. 万姓如蝼蚁:强调百姓的渺小,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7. 皇权无上最荒唐:直接批判皇权的绝对性。
  8. 长使柱倾山折国无梁:比喻国家的脆弱与无支撑,预示着崩溃的可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百姓比作蝼蚁,强调其渺小与无力。
  • 对仗:如“山呼万岁”与“万姓如蝼蚁”,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冲突。
  • 夸张:通过“皇权无上”表达对权力绝对化的讽刺。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故宫的辉煌与权力的荒唐,揭示了历史的沉重与社会的无奈。作者对皇权制度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社会底层的关怀与对未来的忧虑,传达出对权力与历史的质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琼楼玉宇:象征奢华与权力。
  2. 黄金椅: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
  3. :权力与尊贵的象征。
  4. 蝼蚁:普通百姓的悲惨处境。
  5. 无梁:国家的脆弱与不稳固。

这些意象构成了诗歌的核心,展现了权力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琼楼玉宇”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皇帝的个人生活
    • B. 故宫的华丽景象
    • C. 百姓的生活状况
    • D. 自然风光
  2. “万姓如蝼蚁”中的“蝼蚁”比喻什么?

    • A. 皇权
    • B. 普通百姓
    • C. 统治者
    • D. 历史人物
  3. 诗中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故宫的赞美
    • B. 对皇权制度的批判
    • C. 对历史的怀念
    • D.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表现出对权力与历史的思考,但蔡淑萍更加关注社会底层的悲惨现状,而李白则更注重于个人的情感表达与自然的壮丽。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包含蔡淑萍及其他现代诗人的作品与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与现代诗的比较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敕勒歌 陇头歌辞三首 作蚕丝 断句 王孙游 梅花落 读山海经·其一 咏荆轲 饮酒·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之的成语 罪己责躬 缶字旁的字 骞骞 飞檐走壁 先字旁的字 丁香头 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治乱持危 心字底的字 一之谓甚 麦字旁的字 以誉为赏 嫠纬之忧 容许 多言多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