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18
《虞美人草》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舞态依依傍药栏,多情春雨未沾残。
朱颜不与英雄尽,秀作名花万古看。
这首诗描绘了虞美人草的舞姿轻盈,依偎在药栏旁边,令人怜惜的是,春雨并没有滋润这残缺的花朵。花儿的美丽与英雄并不相互依存,它的秀丽将会被后人所铭记,成为万古流芳的名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虞美人”原指春秋时期虞国的美人,后来被用来形容美丽的花草,尤其是虞美人草。这种花常被用作诗词中的意象,象征青春与美丽。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1640),明代文学家,字宗道,号靖斋,晚号斋居。屈大均以其诗词、散文和戏曲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生,兼具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虞美人草的美丽,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思考。
《虞美人草》以其细腻的感情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美好的感慨。诗的开头“舞态依依傍药栏”展现了虞美人草的轻盈之美,给人一种生动的视觉感受,仿佛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生机盎然。接着提到“多情春雨未沾残”,让人感受到春雨的珍贵与花朵的渴望,既体现了自然的温情,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后两句“朱颜不与英雄尽,秀作名花万古看”则引发了对美与英雄的哲学思考。花的美丽与英雄的伟大并不相互依存,花虽短暂,但它的美丽却能够流芳百世,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这种对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虞美人草的描写,表达了对美的赞美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揭示了美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对美好事物珍视的情感。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虞美人草的美丽与春雨的温情交织,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的瞬间。英雄的伟大则代表了人类追求成功与梦想的永恒主题。
诗词测试: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种植物?
“朱颜不与英雄尽”中“英雄”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多情春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屈大均的《虞美人草》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屈大均更侧重于花的细腻与脆弱,而李白则通过山水的壮丽展现人生的豪情。两者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