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永遇乐(为张安国赋)》

时间: 2025-05-21 07:53:30

诗句

池馆春归,帘栊昼静,清漏移箭。

山下孤城,水边翠竹,鶗鴂声千转。

记得年时,绮窗人去,尚有唾茸遗线。

照珠筵、歌檀舞扇,寂寞旧家排遍。

青云赋客,多情多病,西掖桐阴满院。

飞絮随风,马头月在,翡翠帷空卷。

平湖烟远,斜桥雨暗,欲寄短书双燕。

算犹忆、兰房画烛,醉时共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53:30

原文展示

永遇乐(为张安国赋)
作者:韩元吉 〔宋代〕

池馆春归,帘栊昼静,清漏移箭。
山下孤城,水边翠竹,鶗鴂声千转。
记得年时,绮窗人去,尚有唾茸遗线。
照珠筵歌檀舞扇,寂寞旧家排遍。
青云赋客,多情多病,西掖桐阴满院。
飞絮随风,马头月在,翡翠帷空卷。
平湖烟远,斜桥雨暗,欲寄短书双燕。
算犹忆兰房画烛,醉时共翦。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池馆又回来了,帘子下白昼宁静,清漏的滴水声仿佛在移动。山下的孤城,水边的翠竹,杜鹃的鸣叫声一阵阵回响。记得那年,华丽的窗前,人已离去,仍有唾沫留下的细线。照着明珠的筵席上,歌声舞扇,寂寞的旧家排开一片。青云中的文人,多情而多病,西边的桐树阴影笼罩了整个院子。飞扬的柳絮随着风飘荡,马头上挂着月亮,翡翠色的帷幕空荡荡地卷起。平湖的烟雾遥远,斜桥在雨中显得昏暗,想寄去的短书却如同双燕一般。可算得上是怀念那兰房画烛的日子,醉时一起剪裁。

注释

  • 池馆:指水边的建筑,通常是用来休闲的地方。
  • 清漏:指滴水声,水从漏下来的声音。
  • 鶗鴂:杜鹃鸟,春天的象征,代表思乡之情。
  • 唾茸:指唾沫,形容细腻的事物。
  • 珠筵:指用明珠装饰的筵席,象征富贵。
  • 青云:指文人或官员的理想和抱负。
  • 飞絮:柳絮,春天常见的自然现象。
  • 兰房:指温馨的房间,通常与爱情或美好记忆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具体生平事迹多不详,但被认为是一位才情出众的词人,他的词风以清丽婉约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永遇乐》写作于春日,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描绘的细腻景象和深邃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以及文人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永遇乐(为张安国赋)》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怀旧情感的词作,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波动。开篇用“池馆春归,帘栊昼静,清漏移箭”描绘了春天的宁静与美好,清漏的滴水声与春日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这种自然的描绘,不仅烘托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接着,诗人回忆往昔,通过“记得年时,绮窗人去,尚有唾茸遗线”表达了对往日情景的追忆,细腻的情感通过“唾茸遗线”这一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伤。诗中“照珠筵歌檀舞扇,寂寞旧家排遍”则展示了宴席上的热闹与诗人心底的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整首词的情感在“青云赋客,多情多病”中达到了高潮,诗人自我反省,结合外在环境的描写,传达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多愁善感与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以“算犹忆兰房画烛,醉时共翦”结束,透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惋惜和对友人的思念,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池馆春归,帘栊昼静,清漏移箭:描绘春天回归,水边的建筑宁静,水滴声如箭般移动,展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山下孤城,水边翠竹,鶗鴂声千转:描述孤独的城池与翠绿的竹子,杜鹃鸟的鸣叫声回荡不息,增强了孤寂的感觉。
  3. 记得年时,绮窗人去,尚有唾茸遗线:回忆往昔,华丽的窗前已无人,留下细腻的痕迹,表现了思念之情。
  4. 照珠筵歌檀舞扇,寂寞旧家排遍:宴席上歌舞升平,而内心却感到寂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5. 青云赋客,多情多病,西掖桐阴满院:描绘文人的多情与病态,桐树的阴影覆盖整个院子,象征着压抑的情感。
  6. 飞絮随风,马头月在,翡翠帷空卷:柳絮随风飘荡,月亮高挂,帷幕空荡,展示了春天的迷离与幽静。
  7. 平湖烟远,斜桥雨暗,欲寄短书双燕:湖面烟雾弥漫,阴雨中斜桥模糊,想寄出的信如同双燕飞去,体现了对远方的思念。
  8. 算犹忆兰房画烛,醉时共翦: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虽醉却乐于其中,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漏移箭”,比喻滴水声如箭般轻快,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拟人:如“鶗鴂声千转”,赋予杜鹃鸟以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情深度。
  • 对仗:如“飞絮随风,马头月在”,对称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在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性,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池馆:象征着宁静与休闲的空间,寓意春日的美好。
  • 翠竹:象征坚韧与生命力,具有自然的象征意义。
  • 青云:象征理想与抱负,反映文人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 飞絮:象征春天的柔美与变化,亦可引申为人生的无常。
  • 兰房:象征温馨与美好记忆,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鶗鴂”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杜鹃
    C) 夜莺
    D) 鹦鹉

  2. “青云赋客”中的“青云”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抱负
    C) 家庭温暖
    D) 自然景色

  3.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A) 家乡
    B) 友人
    C) 自己
    D) 自然

答案:

  1. B) 杜鹃
  2. B) 理想与抱负
  3. B) 友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 韦庄
  2.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杨洪基
  3.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诗词对比

  • 《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李清照

    • 主题:同样表达对往昔的追忆与内心的孤独。
  • 《雨霖铃·寒蝉凄切》 - 柳永

    • 主题:同样在春天的背景下,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情感。

通过这些对比,可以看出韩元吉的作品在对春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抒发上,与其他诗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韩元吉诗词集
  2. 《宋代词人研究》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凤凰台上忆吹箫 听雨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兰仙妹□光作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慰箫楼师悼亡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丁已中秋感旧 凤凰台上忆吹箫 月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中秋夕山居无侣,月色又复黯然,酒兴诗情,消歇殆尽。和霞公韵,补成此解 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唐陶山刺史鬓丝禅榻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撇旁的字 显字草书怎么写?这份显字草书笔顺详解,助你轻松掌握_汉字草书学习 | 顯字草書 鸟毛笔字怎么写?鸟毛笔字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鼓鼗 风牛马不相及 不开头的成语 包含檐的词语有哪些 名鞿利鞚 儿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雪字拼音怎么写_雪字的拼音及发音详解_汉字拼音学习 啸聚山林 瓦字旁的字 山头说到菁底 室妇 改过自新 月部首的字有哪些字_月部首汉字大全及笔顺详解 怙过不悛 15画属木的汉字大全_15画属木的字详解 门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