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0:4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0:49:33
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张克家 〔近代〕
倒挂收香,绿毛么凤,为他个个安巢。
谢海红生小,少妇梁侨。
粉壁半天月上,听别院箫管敖曹。
浔阳调,陡来心上,又逐眉梢。
呶呶今番误也,奈冷落鸳衾,孤负春宵。
趁文君新寡,司马琴挑。
回首梳翎刷羽,千万里一瞥云霄。
鸿泥印,翻新花样,也则魂销。
在凤凰台上,香气倒悬而下,绿毛的凤凰在为每一只鸟儿安家。
谢海的红花开得正好,年轻的少妇正像梁侨那样。
月光照在半边的粉壁上,我在别院中听见箫声悠扬。
浔阳的曲调,突然涌上心间,仿佛又浮动在眉梢。
可怜今夜的误会,怎奈鸳鸯衾被冷落,白白浪费了良辰美景。
趁着文君的丈夫刚去世,司马相如的琴声轻挑。
回首梳理翎羽,万里之外一瞬间的云霄。
鸿泥的印记,翻新的花样,也使得我魂销神迷。
作者介绍: 张克家,近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其诗词往往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凤凰台上忆吹箫》创作于张克家中年时期,社会动荡,个人情感流露较为强烈,诗中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词作,张克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思乡、怀旧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倒挂收香”到“浔阳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展现的自然景象与人情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反思。
整首诗中,凤凰象征着美好与希望,而“鸳衾”的冷落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尤其是“趁文君新寡,司马琴挑”的描写,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伤。这种感伤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对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表现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真挚的情感,揭示了个体在历史变迁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绿毛么凤”象征什么?
a. 美好与希望
b. 凶险与恐惧
c. 孤独与哀伤
答案:a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鸳衾”象征着与。
答案:爱情,婚姻
判断题:诗歌中描写的“浔阳调”只是一种音乐曲调。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