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7:3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7:36:04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慰箫楼师悼亡
作者:沈善宝 〔清代〕
云散星沉,乌啼花落,魂销南浦归舟。
任万般离恨,百种闲愁。
都付西风黄叶,随带水只向东流。
空相约,南枝梅绽,谁续斯游。
悠悠。蟾圆易缺,偏潘岳多情,顿折莺俦。
怪嫦娥底事,笛返琼楼。
畴把鸾胶再续,弹别调数尽寒筹。
寄鱼书,叮咛青鸟,早到明州。
云彩散去,星星沉落,乌鸦啼叫,花瓣凋零,游魂在南浦归舟之中消散。
即使有千般离恨,百种闲愁,最终都交给西风和黄叶,
随水流向东去。空留下约定,南枝上的梅花绽放,谁来续写这段游历?
悠悠的思绪。月亮圆缺易变,偏偏潘岳多情,瞬间折断了黄莺的伴侣。
怪只怪嫦娥的事情,笛声回响在琼楼上。
谁再来把鸾胶续上,弹奏离别的曲调,寒筹已尽。
寄去鱼书,叮嘱青鸟,早日抵达明州。
作者介绍:沈善宝,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著称。他的诗风婉约,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事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沈善宝可能因身边亲友的离世而感慨,诗中透露出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与对生死无常的思索。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慰箫楼师悼亡》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抒情,表达了对逝者深切的怀念和无奈的离别之情。整首诗以“云散星沉”开篇,瞬间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氛围,唤起读者对失去的思考。
诗中通过“西风黄叶”来象征生命的无常,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片段“蟾圆易缺,偏潘岳多情”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引入,使得情感的共鸣更为广泛,潘岳的多情与离别的悲愁相映成趣,显示出诗人对情感的敏感与细腻。
此外,反复出现的意象如“青鸟”和“鱼书”,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对逝者的追忆上,更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对情感的寄托。总之,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层次和精致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思念与惆怅的情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体现了生死无常的哲思。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的交融,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潘岳是:
A. 一个历史人物
B. 一个神话角色
C. 一个地名
“西风黄叶”主要象征: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与生命的流逝
C. 友谊的长存
诗中的“青鸟”象征:
A. 美丽的鸟类
B. 信使与希望
C. 离别的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也表达了对失去的思念,但其风格更为细腻温柔,而沈善宝的作品则更多地展现出悲壮与无奈的情感,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