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三和心斋》

时间: 2025-05-13 14:02:29

诗句

午日穿帘,桃枝弄影,天风吹落瑶笺。

误聪明两字,尝尽辛酸。

憎煞莺啼燕语,牵惹起、种种愁端。

难消遣,悲来看剑,病去逃禅。

萧间。

焚香默坐,较词胆诗肠,总不如前。

嗤江花早谢,无力争妍。

造物岂真忌汝,也应是、骨相单寒。

且偷占,一园春色,几片云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4:02:29

原文展示:

午日穿帘,桃枝弄影,天风吹落瑶笺。
误聪明两字,尝尽辛酸。憎煞莺啼燕语,牵惹起种种愁端。
难消遣,悲来看剑,病去逃禅。
萧间。焚香默坐,较词胆诗肠,总不如前。
嗤江花早谢,无力争妍。造物岂真忌汝,也应是骨相单寒。
且偷占,一园春色,几片云山。

白话文翻译:

在正午的阳光透过帘子,桃枝的影子在摇曳,微风吹落了瑶笺。
误解了“聪明”这两个字,尝遍了人生的辛酸。
厌恶那莺啼燕语,纷纷引起了种种忧愁。
难以消遣,悲伤地来看剑,生病时逃避禅宗。
在萧声中,焚香静坐,虽说我在词与诗中拼搏,但总是比不上从前。
我嘲笑江边的花早已凋谢,无法与春光争奇斗艳。
造物者难道真的忌惮于你,也许是你本身的骨相太过寒冷。
不如偷得一园春色,几片云霞。

注释:

  • 午日:正午的阳光,象征着光明和温暖。
  • 瑶笺:指精美的纸张,这里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情感。
  • 聪明:原意是聪慧,这里可能隐含对自身智慧的反思。
  • 莺啼燕语:指春天鸟儿的鸣叫,通常代表生机,但在这里却引起了忧愁。
  • 逃禅:逃避修行和内心的平静。
  • :古代乐器,象征着孤寂和哀愁。
  • 造物:指自然或上天,暗示命运或宿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江珠,清代诗人,以清丽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纷扰的年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诗歌鉴赏: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以阳光、桃枝、微风等意象,营造出一幅春日的美丽画面,然而接下来的情感转折却引人深思。诗人对“聪明”二字的误解,暗示了对自身智慧和情感的反思,似乎在诉说着对人生的无奈与辛酸。

随着诗句深入,莺啼燕语本是春天的乐曲,却在诗人心中勾起了无尽的愁绪,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表现在“焚香默坐”中,似乎想要通过静坐来平复内心的波澜,但发现总无法回到从前的状态。

最后,诗人提到“江花早谢”,不仅是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哀叹,更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失落感和对美的渴求,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中,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午日穿帘,桃枝弄影:描绘了正午阳光透过窗帘,桃枝的影子轻轻摇曳,营造出春日的美好氛围。
    2. 天风吹落瑶笺:风把美好的诗句吹落,暗示美好事物的流逝。
    3. 误聪明两字,尝尽辛酸:对“聪明”理解的偏差让诗人经历了人生的苦涩。
    4. 憎煞莺啼燕语,牵惹起种种愁端:春天的鸟鸣反而触动了诗人的忧愁。
    5. 难消遣,悲来看剑,病去逃禅:诗人难以消遣时光,悲伤地对待自己的才华与思想。
    6. 焚香默坐,较词胆诗肠,总不如前:虽然静坐焚香,但内心的抑郁与过往的辉煌无法相比。
    7. 嗤江花早谢,无力争妍:对江花的凋谢感到无奈,无法与春光争美。
    8. 造物岂真忌汝,也应是骨相单寒:对命运的思考,认为或许是自己内在的缺陷导致了这种状态。
    9. 且偷占,一园春色,几片云山:虽然感叹,但仍然希望能拥有一份春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的内心状态。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如“焚香默坐,较词胆诗肠”,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午日:象征着光明、温暖,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桃枝:象征春天的生命和美好,代表着希望。
  • 莺啼燕语:代表春天的生机,但在诗中却引发了忧愁。
  • 江花:象征美丽与短暂,暗示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午日穿帘,桃枝弄影”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诗人对“聪明”一词的理解是怎样的?

    • A) 正确理解
    • B) 误解
    • C) 不关心
    • D) 理解深刻
  3. “焚香默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惊讶
    • D) 兴奋

答案

  1. A) 春
  2. B) 误解
  3. B) 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但其语言更加婉约细腻。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在对兄弟情深的思考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情感更加沉重和广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江珠诗集解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行寄赵端行 赠孙季蕃 赠鲍居士 游仙篇 送赵嗣勋 送叶任道 送翁应叟 送奭公抄化 送人游天台 送戴汉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幾字旁的字 9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9画吉利汉字推荐 庙算神谟 挈开头的成语 文统 提土旁的字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带心字底的字有哪些?带心字底的汉字大全 馨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汉字馨的正确写法 冷嗖嗖 平平静静 骚情赋骨 十变五化 三撇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爱巴物儿 身名俱泰 包含冠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