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54
《凤凰台上忆吹箫 晚坐南道宫纳凉吊影凄然感而有作》 —— 薛时雨
雨过炎蒸,霉消暑逼,安排葛帔蕉裳。
幸室邻荷院,静极生凉。
多少阑干倚遍,情脉脉倦引藤床。
凄清况灯昏古壁,月转虚廊。
荒唐。上清迢递,偏许我尘踪,寄托云房。
剩影形相赠,色相全忘。
待把关头打破,何时熟枕畔黄粱。
空萦想,三生幻梦,一瓣心香。
雨过后,炎热的天气蒸腾而来,霉味消散,酷暑逼近,我已经安排好葛帔和蕉裳。
幸而隔壁的荷花院子,静谧得让人感到凉爽。
多少次倚靠在阑干上,情意绵绵,倦意让我躺在藤床上。
灯光昏暗,古老的墙壁显得凄清,月光照过虚空的走廊。
真是荒唐。上清的遥远,偏偏允许我在尘世中留下痕迹,寄托在云房之中。
只留下影子相赠,色彩早已忘却。
何时才能打破这关头,熟睡在枕边的黄粱梦中呢?
空中的思念萦绕,三生三世的幻梦,一瓣心香。
薛时雨,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其诗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常以个人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
《凤凰台上忆吹箫》写于夏季的一个夜晚,诗人坐在南道宫中,感受到夏日的炎热与凉爽,借景抒情,表达对梦境与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酷暑中对清凉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雨过炎蒸,霉消暑逼”以生动的描绘引入全诗,生动地展现了夏季的酷热以及生活中的不适。接下来,诗人通过“幸室邻荷院,静极生凉”表现了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借助邻近的荷花池来形成清凉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诗中“多少阑干倚遍,情脉脉倦引藤床”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和对情感的思索,倚靠阑干的姿态充满了惆怅,藤床则象征着一种安逸却又无奈的状态。随后提到的“凄清况灯昏古壁,月转虚廊”则进一步加深了环境的幽静与内心的孤独。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上清迢递,偏许我尘踪”抒发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仿佛在追寻一种超脱的境界,而“剩影形相赠,色相全忘”则表现了一种对过往的遗忘与释然。最后的“何时熟枕畔黄粱”则是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无奈感叹,空中萦绕的思念与幻梦更是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独特感知。
整首诗表达了在炎热的夏季中,作者对清凉和宁静的渴望,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思。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抒发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同时也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往事的怀念。
《凤凰台上忆吹箫》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薛时雨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黄粱”象征什么?
A. 美梦
B. 现实
C. 疲惫
诗中“凄清况灯昏古壁”中的“古壁”指什么?
A. 新墙
B. 旧墙
C. 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