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3:06
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周昉宫人调鹦鹉图
宝髻盘云,绛绡笼雪,内家妆束风流。
向石边小憩,藏却钿钩。
还有侍儿执扇,苔径里映带温柔。
伤心也,杏花在手,凝盼枝头。
啾啾。绿衣娘子,爱惜杀春光,芳树能留。
好教将言语,等待宸游。
似欲殷勤重问,长门赋汝会吟不。
摩挲叹,一方素练,貌尽宫愁。
诗中描绘了一位宫女的风姿与内心的愁绪。她的发髻如云般盘起,华丽的绛色绡衣裹着她的妆容,展现出她的风流倜傥。在石边小憩,藏起了装饰品,身边有侍女为她扇风,轻柔的阳光透过苔藓小径洒下,温柔而恬静。但她却心伤,手握杏花,凝望着枝头的花朵。那轻声啾啾的鸟声伴随着身穿绿衣的女子,她珍惜这春光,芳树依然能留住。她希望能用言语去等待天子的游玩,似乎想要殷勤地询问,是否能在长门吟咏。最后,她无奈地抚摸着一块素练,流露出宫中无尽的愁苦。
作者介绍:
宋荦,清代诗人,以细腻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宫廷生活,反映女性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宫廷生活繁盛之时。诗人通过对宫女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女性美丽与愁苦的感慨,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情感纠葛。
《凤凰台上忆吹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女的形象和情感,充满了生活的细节与内心的愁苦。开头两句以“宝髻盘云,绛绡笼雪”描绘了宫女的外貌,不仅展现了她的美丽,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基础。接下来的情节描绘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的氛围,然而在这种宁静之下,隐含着深深的忧伤。诗人通过“杏花在手,凝盼枝头”的意象,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宫女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表现了她们在华丽外表下的孤独与悲伤。诗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情感与美的追求。最后一句“貌尽宫愁”更是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突显了宫女们在美丽背后所承受的苦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宫女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内心的愁苦,反映了女性在宫廷生活中的孤独与渴望,表达了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宝髻盘云”中的“宝髻”指的是:
A. 一种装饰品
B. 发髻
C. 头饰
D. 珍珠
诗中提到的“杏花在手”象征着:
A. 春天的到来
B. 过去的回忆
C. 美丽的外表
D. 对爱情的渴望
诗中的“长门”象征:
A. 宫廷的繁华
B. 与外界的隔绝
C. 自由
D. 美好的未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对《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周昉宫人调鹦鹉图》的理解与欣赏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