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凤凰台上忆吹箫 病中不寐》

时间: 2025-05-07 04:37:07

诗句

灯昏斗帐,叶响空阶,虚壁风来枕底。

正痛苦无端,凄然欲涕。

种种旧恨新愁,多并在、五更钟里。

怎禁它、梦又难成,起还未起。

如此。

铄骨销魂,问弱息何堪,浮生有几。

想落落乾坤,茫茫青史。

多少锦绣心传,幸千古才人不死。

且强自、拥被清吟,放怀高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4:37:07

原文展示

凤凰台上忆吹箫 病中不寐
—— 熊琏 〔清代〕

灯昏斗帐,叶响空阶,虚壁风来枕底。
正痛苦无端,凄然欲涕。
种种旧恨新愁,多并在五更钟里。
怎禁它梦又难成,起还未起。
如此。铄骨销魂,问弱息何堪,浮生有几。
想落落乾坤,茫茫青史。
多少锦绣心传,幸千古才人不死。
且强自拥被清吟,放怀高寄。


白话文翻译

夜灯昏暗,帐内透出微光,窗外树叶在空阶上轻轻响动,微风拂过,似乎从床边而来。
我正无缘无故地痛苦,凄然欲泪。
种种旧恨新愁,交织在五更的钟声里。
怎能忍受梦境难以成真,刚起身又感到无奈。
这样的情况,真是令人心魂俱伤,问我这衰弱的身躯如何承受,浮生又有几何?
想起辽阔的天地,茫茫的青史。
多少才华横溢的心声,幸好千古才人不会消逝。
我强忍着寒冷,轻吟自得,放怀高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斗帐:帐篷,指床帐。
  • 虚壁:空荡荡的墙壁。
  • 铄骨销魂:形容极度的痛苦与思念,仿佛骨头都被融化了,心神也随之消散。
  • 五更:夜晚的最后一个时辰,约在凌晨。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千古才人不死”可理解为对历史上杰出人才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类文化与艺术传承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琏,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他的诗风既有传统的温文尔雅,又带有个人的独特情感,常常在作品中探讨人生的苦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熊琏生病期间,因病长久不能入眠,内心积压着旧恨新愁,表现出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凤凰台上忆吹箫 病中不寐》以夜晚的孤寂与病痛为背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苦闷与思绪。开头两句描绘了昏暗的灯光和秋夜的寂静,树叶的低语和微风的拂动,给人一种孤独感。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痛苦无端”和“欲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悲伤。五更钟声如同无情的提醒,唤起了他对旧恨与新愁的回忆,无法入梦的他,在内心的煎熬中挣扎。

诗中“铄骨销魂”之句,形象地传达了长久病痛带来的身心折磨,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历史的思索,展现出他对人类才华与智慧的向往。后半部分,诗人虽身陷病痛,却仍努力以清吟自乐,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与不屈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人性的坚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灯昏斗帐,叶响空阶:夜色渐深,帐内的灯光微弱,窗外的树叶在空中轻轻作响,渲染了夜的静谧与孤独。
  2. 虚壁风来枕底:微风穿过静谧的空间,拂过我的枕边,感受到一丝凉意,增添了几分孤寂。
  3. 正痛苦无端,凄然欲涕:我正经历无尽的痛苦,心中凄凉,眼泪随时可能流下。
  4. 种种旧恨新愁,多并在五更钟里:旧的怨恨和新的忧愁交织在一起,随着五更的钟声不断响起,提醒着我。
  5. 怎禁它梦又难成,起还未起:怎能忍受梦境难以实现,刚刚起身又感到无奈。
  6. 如此。铄骨销魂,问弱息何堪,浮生有几:这样的状态令人心灵与身体都受到极大的折磨,我自问这弱小的身体如何承受,人生又能有多少?
  7. 想落落乾坤,茫茫青史:回想起辽阔的天地与浩瀚的历史,感受到一种渺小与无奈。
  8. 多少锦绣心传,幸千古才人不死:多少才华横溢的心声流传至今,幸好那些才人不会被遗忘。
  9. 且强自拥被清吟,放怀高寄:尽管身处病痛,我仍努力自得其乐,轻吟自得,表达出一种豁达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铄骨销魂”形象地比喻了痛苦的极致。
  • 拟人:如“叶响空阶”让自然景物具有人性,渲染出诗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多采用对仗,使得诗歌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病中孤独的场景,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中既有对个人痛苦的真实写照,也有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沉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思索的时光。
  • :象征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象征无形的思绪与无尽的感伤。
  • 五更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灯昏斗帐”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夜晚
    b. 寂静的夜晚
    c. 明亮的白天

  2. “铄骨销魂”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痛苦
    c. 无聊

  3.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a. 消极
    b. 理智
    c. 怀念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葬花吟》。
  • 李清照的《声声慢》:表现相似的情感主题。

诗词对比

  • 熊琏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孤独与对往昔的思念,但熊琏更倾向于抒发病中无奈的情绪,而李白则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放的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他的诗歌》
  • 《清代文学史》

以上资料可供进一步深入理解与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殿前欢 朝天子 卖花声 和黄子常韵 天净沙 小桃红·绍兴于侯索赋 折桂令·雨窗寄刘梦鸾赴宴以侑尊云 山坡羊·失题 山坡羊·冬日写怀 水仙子·嘲楚仪 【正宫】醉太平_题情离情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土旁的字 车尘马迹 金砖国家 缠绵床第 听筒 陋习 沦破 羊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仁开头的成语 挖空心思 两点水的字 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炜的词语有哪些 败井颓垣 不可估量 膝痒搔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