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1:10
花灺银釭,香萦宝篆,睡横金凤搔头。见一丝残月,冷侵琼钩。试问嫦娥知否,欲无愁有我难休。算筝柱,年华未到,几度春秋。今休。飞飏蝶梦,奈不识江南,烟水迷留。望碧天如镜,怕上层楼。记得那时分手,到此日泪尚盈眸。更何处,声声玉箫,谱出离愁。
在花灯下,银色的灯光映照,香气缭绕如宝篆,睡梦中金凤轻轻搔头。我看到一丝残月,冷冷地照射着琼钩。试问嫦娥是否知晓,我心中无愁却难以解脱。算一算时光,年华尚未到来,已经经历了多少个春秋。如今休息,梦中飞舞的蝴蝶,却不知江南的景色,烟水朦胧让我留恋。望着碧空如镜,却害怕登上高楼。记得那时分手的情景,如今泪水仍然盈眶。还有哪里,声声玉箫,谱写出离愁。
李佩金,清代诗人,因其诗作清丽脱俗、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人喜爱。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情感世界,善于运用典故与意象,展现细腻的内心感受。
此诗写于李佩金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与离愁,借助嫦娥等传统意象,增强了情感的厚重感。
《凤凰台上忆吹箫 忆别》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中以“花灺银釭”开篇,营造出温馨而梦幻的氛围,接着通过“香萦宝篆”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感性情绪,暗示着夜色中的思绪缭绕。作者以“试问嫦娥知否”引入嫦娥这一传统文化符号,表现出对孤独的感叹与无奈。这种运用使得诗歌不仅有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有了文化的厚度。
中间部分“算筝柱,年华未到,几度春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青春与离愁交织,形成了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惆怅。最后几句“记得那时分手,到此日泪尚盈眸”,情感愈发浓烈,离别之痛让人泪目,几乎可以感受到作者心中翻涌的不舍。
总体来说,这首诗虽短,但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李佩金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对离愁的深刻理解。
花灺银釭,香萦宝篆:
睡横金凤搔头:
见一丝残月,冷侵琼钩:
试问嫦娥知否:
欲无愁有我难休:
算筝柱,年华未到,几度春秋:
飞飏蝶梦,奈不识江南:
望碧天如镜,怕上层楼:
记得那时分手,到此日泪尚盈眸:
更何处,声声玉箫,谱出离愁:
整首诗歌围绕离愁与思念展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中“花灺银釭”指的是什么?
“嫦娥”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