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凤凰台上忆吹箫 听雨》

时间: 2025-08-09 12:06:51

诗句

半响帘纤,霎时澎湃,忽然飒飒萧萧。

正黄昏近也,分外声骄。

扶病小楼凝听,听屋角。

飞瀑奔涛。

淋铃曲,何须重谱,已足魂销。

飘飘。

迷离恍惚,好似驾孤蓬,一叶乘潮。

想枝头红杏,应负花朝。

赢得愁怀如织,幸窗外、未种芭蕉。

无眠夜,釭花□□,还检香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06:51

原文展示

凤凰台上忆吹箫 听雨

半响帘纤,霎时澎湃,忽然飒飒萧萧。正黄昏近也,分外声骄。扶病小楼凝听,听屋角。飞瀑奔涛。淋铃曲,何须重谱,已足魂销。飘飘。迷离恍惚,好似驾孤蓬,一叶乘潮。想枝头红杏,应负花朝。赢得愁怀如织,幸窗外未种芭蕉。无眠夜,釭花,还检香烧。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一刻,窗帘轻轻摇曳,骤然间雨声轰鸣,像是风中飘舞的萧声。黄昏时分,这声音显得格外响亮。我扶着病躯,静静地在小楼中倾听,耳边传来飞流直下的瀑布声。那淅沥的雨声,何必再去谱写乐曲,已足以让我陶醉。心神飘渺,恍如乘着孤舟,随波逐流。想象着枝头的红杏,应该是花朝时节的美景。此时心中愁绪如织,庆幸窗外没有种下芭蕉。无眠的夜晚,烛光摇曳,香气扑鼻。

注释

  • 帘纤:轻薄的帘子。
  • 飒飒:形容风声或雨声,清脆而响亮。
  • 飞瀑奔涛:比喻雨声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气势磅礴。
  • 釭花:烛光,古代用来照明的灯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善宝,清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擅长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常透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某次黄昏时分,听雨的情景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听雨”为主题,透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即以“半响帘纤”引入,轻柔的雨声和窗帘的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细腻的氛围。当“霎时澎湃,忽然飒飒萧萧”时,声音的变化与黄昏的临近相呼应,增强了诗的动感。

诗中“扶病小楼凝听”,表现了诗人的脆弱与孤独,然而在这份脆弱中,诗人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浩荡与灵动,雨声如同飞流奔腾的瀑布,令人心醉神迷。尤其是“淋铃曲,何须重谱”,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感不需要人为的修饰,已足以打动人心。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飘飘、迷离恍惚”的意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想象中的“红杏”与现实中的“未种芭蕉”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而“无眠夜,釭花,还检香烧”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无奈,然而又在这份孤独中寻找着生活的温暖。

整首诗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活的哲思,有着深刻的内涵与丰富的意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响帘纤,霎时澎湃”:窗帘轻摇,雨声骤起。
  • “忽然飒飒萧萧”:雨声清脆,令人耳目一新。
  • “正黄昏近也,分外声骄”:黄昏时分,雨声显得尤为突出。
  • “扶病小楼凝听”:在小楼中,诗人因病扶着身体倾听雨声。
  • “听屋角,飞瀑奔涛”:屋角传来如瀑布般的雨声。
  • “淋铃曲,何须重谱”:雨声如音乐,无需再作谱曲。
  • “飘飘,迷离恍惚”:心绪飘忽,恍若在梦中。
  • “好似驾孤蓬,一叶乘潮”:比喻自己如孤舟随波逐流。
  • “想枝头红杏,应负花朝”:想象中春天的美景。
  • “赢得愁怀如织,幸窗外未种芭蕉”:心中愁绪满满,庆幸窗外没有芭蕉。
  • “无眠夜,釭花,还检香烧”:无眠的夜晚,点着烛光,焚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驾孤蓬”,形象生动。
  • 拟人:雨声被赋予了音乐的特质,使之更具情感。
  • 对仗:如“飞瀑奔涛”,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体现出一种在孤独中寻找温暖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帘纤:象征着轻柔与宁静,暗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 黄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飞瀑奔涛: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美感,强调雨声的动感。
  • 红杏: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芭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未实现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飘飘,迷离恍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清新自然 B. 孤独迷茫 C. 快乐幸福

  2. 诗中提到的“飞瀑奔涛”形容了什么? A. 风的声音 B. 雨的声音 C. 人的歌声

  3. 诗人“幸窗外未种芭蕉”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往的怀念 C.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沈善宝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思考,但沈善宝更为细腻,李白则显得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沈善宝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都城 侍宴 喜诏 内附 送郎中赵子期 赠尚书撒里瓦使安南还 赋得春风扇微和 御沟柳 题苍梧部 惠安县斋咏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山清水秀 月字旁的字 瑊玏 能刑 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强弩之末 非字旁的字 商祭 冷脸儿 沙道 鬼字旁的字 创业维艰 旁午构扇 物离乡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