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唐陶山刺史鬓丝禅榻图》

时间: 2025-05-13 00:13:37

诗句

一片灵机,三生慧业,竹炉烟袅微茫。

柳外残红数点,飞上禅床。

大好文章经济,多半寄、茶韵花香。

放衙早,避它热恼,乐此清凉。

江乡太湖飘渺,喜官还似佛,鬓为民苍。

更手植、夭桃万树,管领春光。

燕寝风恬昼静,蒲团坐、心孕清香。

听松下,沸泉细谱宫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0:13:37

原文展示:

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唐陶山刺史鬓丝禅榻图

作者: 归懋仪 〔清代〕

一片灵机,三生慧业,竹炉烟袅微茫。
柳外残红数点,飞上禅床。
大好文章经济,多半寄茶韵花香。
放衙早,避它热恼,乐此清凉。
江乡太湖飘渺,喜官还似佛,鬓为民苍。
更手植夭桃万树,管领春光。
燕寝风恬昼静,蒲团坐心孕清香。
听松下,沸泉细谱宫商。


白话文翻译:

全诗的意思是:在幽静的环境中,灵感如泉涌,智慧如同三生三世的积累,竹炉上袅袅升起的烟雾显得微弱而朦胧。柳树外的残余红花点缀着禅床,仿佛在飞舞。美好的文章和经济成就,多数是寄托于茶香与花韵之间。我早早放下官职,避开那热恼的世俗,乐享这清凉的生活。在江乡的太湖上,雾气缭绕,官员似乎更像是佛,鬓发为民苍白。我更是亲手栽种万树夭桃,掌控着春光的流转。午后安静的卧室里,微风轻拂,夜静得心中充满清香。坐在蒲团上,听着松下泉水的细流,如同谱写古曲。


注释:

  • 灵机:指灵活的思维与智慧。
  • 慧业:智慧的事业,指有成就的理想。
  • 竹炉:用竹子做的炉子,常用于泡茶。
  • 禅床:用于打坐的床,禅宗修行的地方。
  • 放衙:辞去官职。
  • 江乡太湖:指太湖地区,景色如画。
  • 鬓为民苍:形容因忧民而鬓发变白。
  • 夭桃:春天开花的桃树。

典故解析:

  • "三生":常用来形容长久的情感或缘分。
  • "茶韵花香":诗人借此表现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鬓为民苍":反映古代士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归懋仪,清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题材,擅长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归懋仪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世俗官场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和雅致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清凉、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以“灵机”与“慧业”引入,既是对智慧的赞美,也是对自身修养的自省。接着,诗人描绘了竹炉上袅袅的烟雾、柳外的残红,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置身于一个悠闲的茶室,心灵得到了洗涤。随后,诗人表达了辞官后对清凉生活的享受,避开世俗的热恼,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心态。

诗中“江乡太湖飘渺”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诗人内心的安静。“鬓为民苍”则深刻地反映了士人对民众的关怀和忧虑,隐含着对社会的责任感。最后,诗人通过“手植夭桃万树”,寄托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整体上,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充实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片灵机,三生慧业”:诗人感叹灵感与智慧的来之不易,强调修身养性的过程。
  2. “竹炉烟袅微茫”:描绘出一幅朦胧的茶室景象,使人感到宁静。
  3. “柳外残红数点,飞上禅床”: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心境。
  4. “大好文章经济,多半寄茶韵花香”:强调生活的雅趣,艺术和经济成就的密切联系。
  5. “放衙早,避它热恼,乐此清凉”:表达辞官后对清凉生活的向往。
  6. “江乡太湖飘渺,喜官还似佛,鬓为民苍”: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民众的忧虑。
  7. “更手植夭桃万树,管领春光”:展现对生命的热爱与未来的希望。
  8. “燕寝风恬昼静,蒲团坐心孕清香”:描绘出宁静的日常生活,心灵的安宁。
  9. “听松下,沸泉细谱宫商”:结束时以音乐的意象,传达内心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上禅床”,比喻花瓣的轻盈。
  • 拟人:如“蒲团坐心孕清香”,赋予蒲团以生命。
  • 对仗:如“江乡太湖飘渺,喜官还似佛”,工整的对仗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机:象征智慧与启发。
  • 竹炉:代表闲适生活与茶道文化。
  • 残红: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珍惜。
  • 禅床:象征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 夭桃: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春天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归懋仪的诗作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 A. 官场的纷扰
    • B. 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宁静
    • C. 战争的悲惨
  2. 诗中“鬓为民苍”表现了诗人的怎样心情?

    • A. 对自身容貌的忧虑
    • B. 对民众的关怀与责任
    • C. 对官职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宁静与内心的思索。
  • 《竹里馆》(王维)——描绘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诗词对比

  • 归懋仪 vs. 王维:两位诗人均以自然为题材,但归懋仪更强调茶文化与个人情感,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山水的意境与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全集》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茶文化与诗歌》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意境与情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咏怀诗 十六 周宗庙歌 皇夏 周大祫歌 昭夏 示封中录诗 二 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诗 山斋诗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二十二 和裴仪同秋日诗 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诗 移树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支字旁的字 歡惊 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无迹可求 忽忽 包含能的词语有哪些 切身体会 通时达变 小中见大 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采字旁的字 花魁 包含晏的成语 外交信使 挨打受气 探幽索胜 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