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0:39
郊居杂兴二首
阮大铖
结室面东湖,风来湖水香。
随意采菱舟,夤缘洲渚傍。
香静月色吐,清辉照中堂。
澹澹萤火流,泠泠竹露光。
络纬抱花啼,啼声亦何长。
邻女弄秋梭,竟夕灯火张。
晚田虞不给,余布易我粮。
聊以赡儿女,非为成衣裳。
感此劳者情,终夜为徬徨。
湖波岂不艳,菱叶亦以芳。
刺多泥复深,采采中怀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湖边的宁静生活。诗人面朝湖水,清风送来湖水的芬芳,随意乘舟采摘菱角。夜晚,香气在静谧的月色中扩散,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室内。萤火虫轻轻飞舞,竹子上露珠闪烁。虫鸣声中,络纬在花丛中啼叫,声音绵长。邻家的姑娘在灯下忙着织布,直到夜深。田里的收成不如意,布料换取粮食。只是为了养活儿女,并非为了做衣服。诗人感受着劳动者的辛劳,整夜感到徬徨。湖水波光粼粼,菱叶也散发着芳香,但采摘时却感到刺多泥深,心中难免忧伤。
作者介绍:阮大铖(约1570年-1620年),明代诗人,生活于动乱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和乡村生活,表达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阮大铖的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农村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劳动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
阮大铖的《郊居杂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热爱。诗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湖水香”、“皎洁月色”、“萤火流”和“竹露光”,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和谐的湖边景象。诗人在这一安静的环境中,既享受着自然的美好,又感受到劳动者的艰辛,表现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诗的前半部分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人随意采菱,悠然自得。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感受到的现实却是辛酸与无奈,特别是最后几句,流露出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了阮大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劳动者艰辛生活的同情,展现了人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思考与情感。通过对宁静生活的描绘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诗人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面朝哪个方向的湖泊?
A. 北
B. 南
C. 东
D. 西
诗中提到的“邻女”在做什么?
A. 织布
B. 做饭
C. 洗衣
D. 谈天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和安宁
B. 劳动者的辛苦
C. 失落和惆怅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