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7: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7:20:37
南浦(前题)
王沂孙
柳外碧连天,漾翠纹渐平,低蘸云影。
应是雪初消,巴山路蛾眉乍窥清镜。
绿痕无际,几番漂荡江南恨。
弄波素袜知甚处,空把落红流尽。
何时橘里莼乡,泛一舸翩翩,东风归兴。
孤梦绕沧浪,苹花岸漠漠雨昏烟暝。
连筒接缕,故溪深掩柴门静。
只愁双燕衔芳去,拂破蓝光千顷。
在柳树之外,碧绿的天空与大地相连,微波荡漾,映出云朵的影子。
看来应该是雪刚刚融化,巴山的道路上,山眉映入清澈的水中。
绿意无边,多少次在江南漂泊,让我心中充满惆怅。
水波荡漾,素袜轻轻划过,不知流向何处,只能无奈地看着落花飘尽。
何时才可以在橘树和莼菜的故乡,乘船轻轻荡漾,迎着东风归来?
孤独的梦绕在沧浪之中,苹花岸上,细雨朦胧,烟雾弥漫。
连绵的细雨,故乡的小溪深藏在柴门之后,似乎一切都显得宁静。
唯独担忧那双燕子衔着鲜花离去,打破这片蓝色的宁静,惊飞千顷的水面。
王沂孙,字允贞,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之景和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南浦》写于王沂孙的游历之中,诗中流露出对故乡江南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南浦》是一首极具情感和画面感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表达了个人的思乡之情。首句“柳外碧连天”展现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初春的气息与江南的柔美结合在一起,令人感受到那种温暖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转向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江南的无尽思念和对离别的惆怅。特别是“弄波素袜知甚处,空把落红流尽”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从自然景色到个人情感的转化,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的“只愁双燕衔芳去,拂破蓝光千顷”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离别的惋惜,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江南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王沂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柳外碧连天”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诗中“何时橘里莼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